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
在XX区重点工作攻坚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和XX区长,以及区里的几位同志,一道深入到XX街市场、XX路与XX街交叉口、XX镇XX村和XX区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现场,进行了一次不打招呼、直奔一线的实地调研。刚才,我们还共同观看了一部反映我区当前环境和项目建设中突出问题的暗访专题片,片中曝光的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紧接着召开今天这个全区重点工作攻坚行动推进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针对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顽疾,进行一次全面的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动员全区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立即行动起来,坚决打赢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和路域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建设这三场硬仗。
这三项工作,是区委、区政府经过深入研究,着眼于XX区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它们既是提升区域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刚才,XX区长已经就各项具体工作讲了非常全面、精准的意见,我都同意,大家要认真领会,坚决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扛起攻坚责任
通过上午的实地查看和刚刚的专题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在城乡环境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问题不容回避,挑战就在眼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高枕无忧。
在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方面,“脏乱差”的顽疾依然突出。今天在XX街市场,我们看到的是污水横流、占道经营屡禁不止,摊位周边垃圾遍地,完全不符合一个现代化城区的市场标准。在XX路与XX街的几个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沿街商铺出店经营、广告牌匾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这些问题绝非个例。今年以来,全区虽然在环境整治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据统计,累计清理各类垃圾超过5万立方米,集中整治了近400处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死角。但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们工作“一阵风”的弊病,是长效机制的缺失。我们整治了一遍,过几天又死灰复燃,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一些干部在思想上还存在麻痹松懈,在管理上还停留在粗放式、运动式的层面,没有真正下足“绣花”功夫,没有建立起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我们的治理能力。如果连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都管不好,何谈高质量发展?何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农村和路域环境整治方面,“城乡二元”的鸿沟依然明显。走在XX镇XX村的村道上,我们看到的是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的现象依然存在,与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格格不入。一些村庄虽然主干道干净了,但房前屋后、村头巷尾的“死角”依然藏污纳垢。在路域环境上,部分国省干道、县乡道路沿线,还存在着非交通标志泛滥、建筑垃圾乱倒、边坡绿化缺失等问题。根据相关部门的摸排,全区农村地区仍有上千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亟待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40%,公路沿线的“脏乱差”点位还有近百处。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XX区的整体形象。我们常说要城乡融合发展,环境的融合是基础。如果我们的乡村永远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面貌,那乡村振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下定决心,用抓城市环境的力度来抓农村环境,彻底扭转农村环境“破窗效应”的被动局面。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慢推拖”的现象依然堪忧。上午在XX区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现场,我看到的是塔吊零星,施工人员寥寥无几,现场管理混乱。这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是我们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的龙头工程,区委、区政府寄予厚望。按照计划,项目一期应在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但目前实际进度已落后于时间节点近两个月。这绝不是个别现象。据统计,我区今年排定的50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能严格按照序时进度推进的不足60%,其中有近10个项目至今仍停留在前期手续办理阶段。问题出在哪里?有的项目单位前期工作不扎实,规划论证不充分,导致后续问题不断;有的服务部门官僚主义严重,审批流程繁琐,办事效率低下,让投资者“望门兴叹”;有的属地乡镇、街道担当精神不足,在征地拆迁等“硬骨头”面前畏缩不前,甘当“二传手”。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的支撑,一切发展都是空中楼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当前这种项目推进不力的局面,如果我们不迅速扭转,必将严重拖累XX区高质量发展的后腿,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全区人民。
同志们,问题摆在这里,形势逼人。我们必须立即警醒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三场攻坚战中。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任务落地
打好攻坚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明确主攻方向,拿出过硬举措,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第一,坚决打赢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在“精细管理”上实现新突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个月的集中攻坚,让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科学、高效、常态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一要实施全域覆盖的“清底行动”。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大排查、大清理。要聚焦“十乱”问题,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倒垃圾、乱设摊点、乱挖道路、乱排油烟、乱竖牌匾,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力争在一个月内,全区清理卫生死角不少于1000处,清运各类积存垃圾不少于2万吨,拆除违法建筑不少于3万平方米。
二要推动城市管理设施的“提档升级”。要加快补齐短板。年内,要完成城区10座老旧公厕的智能化改造,新增分类垃圾箱2000个。要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确保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以上,保洁时间不低于18小时。要引入智慧管理手段,整合数字城管、公安监控、网格员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