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时期工作基本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
(二)聚焦公平竞争
(三)严守安全底线
(四)深化改革服务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监管能力与新型业态发展的适配性有待增强
(二)基层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不相匹配
(三)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仍需进一步理顺
(四)质量品牌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与主要打算
(一)围绕一个核心
(二)聚焦两大体系
(三)守牢三大底线
(四)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十四五”时期工作情况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XX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市市场监管事业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场监管局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以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全市市场监管“156”工作思路与机关党建“154”工作思路,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安全底线、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谱写XX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了坚实的市场监管力量。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基本情况
五年来,全市系统上下同心,聚焦主责主业,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市场监管事业呈现出基础更牢、质量更优、活力更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凝聚事业发展合力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监管。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夯实组织基础。以机关党建“154”工作思路为牵引,持续创建“五讲五建五促”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全市系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深化正风肃纪。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公平竞争,持续优化统一市场秩序
立足维护市场运行“生命线”,综合运用监管、执法、服务等多种手段,着力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不断强化。坚持“凡是出台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均应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从政策源头预防和纠正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十四五”期间,累计审查增量政策文件800余件,清理存量文件2100余件,废止和修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90余项,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更加公平的制度环境。二是重点领域价格监管精准有效。围绕节假日等重要时段,聚焦教育、医疗、殡葬、停车收费等民生领域,组织开展价格专项整治和监督检查。通过召开提醒告诫会、发放提醒告诫函、签订价格承诺书等方式,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累计纠正不正当价格行为350余起,全力确保了市场价格秩序稳定。三是消费维权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持续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处理时限,投诉举报按时办结率达99%以上。“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接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1.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2亿元。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规范化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450个,将维权触角延伸至社区、商场和企业,有效便捷了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四是综合执法震慑作用充分彰显。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侵权假冒、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网络市场监管等多个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8万件,罚没款2.5亿元。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第二届执法稽查专业技能大比武中,我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2024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展示了XX市打击侵权假冒的坚定决心和工作成效。
(三)严守安全底线,全力保障民生福祉安康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坚决筑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是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全面构建并高效运行食品安全“两循环双通道”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以“六制同步”为核心的县域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农产品快检室全覆盖这一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五年间累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5万批次,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二是药品安全监管防线日益稳固。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建立风险隐患、产品抽检、案件查办、责任落实“四个清单”,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推进智慧监管系统应用,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五年累计检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6万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500余起,药品安全基础更加坚实。三是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坚实有力。扎实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细化推进治本攻坚“七大行动”,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对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设备的隐患排查整治,督促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目前,全市在用的9.8万台(套)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平稳,连续五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四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压实经营主体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燃气具、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消防产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3200余个。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五年共抽查各类产品4.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逐年下降,有力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
(四)深化改革服务,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规范与发展并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生得快、长得大、活得好”。一是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日办结”,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2025年10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5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48%,市场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二是网络交易监管精准高效。建立健全平台经济跨部门协同监管和常态化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哨兵”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置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