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思想站位
二、聚焦法治准绳
三、突出攻坚重点
在XX市经营性自建房“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里面组织召开这次经营性自建房全链条安全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专项整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部门的同志通报了前期工作进展,交流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讲得都很好,问题找得准,思路也清晰。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思想站位,深刻认识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民安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房屋安全,特别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极为惨痛,警钟必须长鸣。这些事故暴露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部分自建房存在先天不足、违规改扩建、野蛮装修、擅自改变用途等突出问题,叠加转为经营用途后人流、荷载剧增的因素,安全风险被急剧放大。一栋楼的倒塌,可能毁掉数个家庭的幸福,也可能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决不能有丝毫的低估和麻痹。
审视本市情况,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从市应急管理部门的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但建筑施工、商贸制造等重点领域的事故发生率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虽然没有专门统计经营性自建房的事故数据,但全市范围内数量庞大、情况复杂的经营性自建房,无疑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建筑普遍存在底数不清、状况不明、监管缺失等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校园周边等区域,大量自建房被改造为餐馆、旅店、民宿、培训机构、小型加工厂等经营场所,安全隐患点多面广,一旦出事,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因此,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不是一项常规性的业务工作,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民生保卫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这项工作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核心抓手。必须彻底摒弃“与己无关”的旁观心态、“推一推动一动”的消极心态和“风险不会发生在我这里”的侥幸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扛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聚焦法治准绳,精准把握全链条安全整治的核心要义
有效的治理必须依赖于法治。今年7月1日,《XX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省第一部系统规范房屋使用安全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为我们的整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和根本遵循。同时,市里制定的《XX市经营性自建房“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整治实施方案》,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施工图”和“任务书”。各部门必须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用以指导和规范整治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要准确把握“责任人”这个根本。《条例》首次在省级层面系统明确了“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的概念,规定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使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就从法律上终结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业主负责还是租户负责、政府是否需要兜底”的模糊认识。在整治工作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向社会、向所有业主和使用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谁的房子谁负责,谁使用谁有责。政府的职责是监管,是服务,是依法处置,但决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代替责任人履行其主体责任。督促、引导并强制房屋产权人(使用人)落实房屋日常检查、维护修缮、安全鉴定、隐患整改等主体责任,是整个整治工作的逻辑起点。
第二,要准确把握“全链条”这个关键。所谓“全链条”,就是要打破部门壁垒和职责分割,构建一个从源头审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到日常使用、业态监管、隐患处置、应急救援的闭环管理体系。住建部门不能只管“建”不管“用”,行业主管部门不能只管“批”不管“险”,属地政府不能只当“二传手”。《实施方案》明确了住建、应急、教育、商务、文旅等15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就是要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同联动”的强大合力。例如,一栋自建房要改成民宿,住建部门要对其结构安全、改扩建行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文旅部门在审批发证时,必须将房屋安全鉴定合格证明作为前置条件;市场监管部门在发放营业执照时,要核验相关安全许可;属地镇街要将其纳入日常巡查重点;消防救援机构要检查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