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视沉疴顽疾
二、深化改革创新
三、强化责任担当
在XX区干部警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干部警示座谈会,心情是沉重的。会议的主题,是结合今年以来我市国资国企系统发生的XX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XX和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XX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件,进行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这起发生在身边的案件,涉案人员级别高、影响大,性质严重、触目惊心,给我们所有在座的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这不仅仅是XX市交通投资集团的个案,更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和深刻反思的系统性问题的一面镜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能源、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问题。XX、XX案的发生,完全印证了总书记的精准判断和中央的深远考量。今天,我们就是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聚焦国资国企这个重点领域,深入谈一谈问题,研究一下改革,明确一下要求,确保我们XX区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风清气正。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沉疴顽疾,深刻汲取国资国企领域腐败案件的惨痛教训
XX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主力军,承担着全市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运营重任,注册资本高达128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百亿国企”。XX、XX作为企业的核心高管,本应是推动企业发展、守护国有资产的“领头雁”,却沦为利用国企资源牟取私利的“蛀虫”,令人痛心疾首。虽然案件的具体细节还在调查之中,但从纪委监委通报的情况和国资国企领域腐败的普遍规律来看,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深刻警醒。
第一,“靠企吃企”的利益输送链条隐蔽而顽固。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公共资源、项目和资金,这些都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觊觎的“唐僧肉”。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靠企吃企”是国企腐败最核心的表现形式。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项目发包、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权力,通过直接插手或暗示授意的方式,将工程项目、采购订单交给自己的亲属、朋友或特定关系人开办的公司,形成“前门当高管、后门开夫妻店”的腐败模式。有的则更加隐蔽,设立“影子公司”,由亲友在前台代持,自己藏身幕后操控,通过复杂的股权设计和关联交易,将国有企业的利润“洗”入个人腰包。XX、XX案发单位是交通投资领域,涉及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环节历来是腐败高发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背后很可能存在着类似的利益输送网络。
第二,权力寻租与政商勾连的腐败生态交织共生。国企领导干部手中不仅有经济权力,更因其掌握的资源和项目,具备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这使得他们成为不法商人“围猎”的重点对象。一些国企高管在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私营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把国企平台当成个人谋取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的工具。他们以项目合作为名,与一些官员和商人结成利益共同体,搞“期权腐败”、“在位施恩、退休回报”。这种政商勾连的行为,不仅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更严重污染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中央纪委反复强调要严惩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打击以商养官、以官护商行为,正是对此类问题的精准亮剑。
第三,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为权力滥用提供了空间。我市正在大力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目标是解决企业“不大不强”、治理不够科学等问题。然而,改革越是深入,风险挑战也越是突出。在一些国企,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责边界不清,存在“一把手”说了算、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决策之上的现象。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外部董事、监事会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内部监督特别是纪检监察机构的力量薄弱,难以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形成有效制约。XX、XX作为企业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在重大决策、项目投资、人事任免等方面拥有巨大话语权如果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的监督闭环,权力“脱缰”几乎是必然结果。
第四,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手段翻新升级。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高压,传统的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有所收敛,但一些腐败分子转而采取更为隐蔽、复杂的手段。比如,通过“低买高卖”国有资产、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设立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或者以“技术咨询”“市场顾问”等名义,向关系人公司支付高额费用;再或者通过赌博、代持等方式收受贿赂。这些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中央纪委专门出台相关证据指引,就是要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反腐败的“猫鼠游戏”也在不断升级,我们的监督方式和能力必须跟上这种变化。
XX、XX案的教训是惨痛的,它警示我们,国资国企领域的反腐败斗争远未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国企系统的同志们,必须从这些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二、深化改革创新,以系统治理思维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面对国资国企领域暴露出的问题,我们不能就案办案,满足于查处几个人、处理几件事,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用系统治理的思维,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第一,必须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国企改革的“根”与“魂”。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