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定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
二、准确把握总结的方向
1.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
2.要认真研究、深刻领会本级党委和领导对写总结的指示
3.要早进入情况
4.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好领导的原则意见和不同意见
三、切实理顺总结的思路
1.要根据上级指示、领导意图、调査的材料与实际情况
2.要根据确立的中心、重点和客观材料
3.要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
4.要根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总结的重点和逻辑规律
5.确定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时
6.结构要为内容服务
7.对初步确定的主题和结构
四、努力提升总结的高度
1.关注全局
2.精心提炼
3.以纲带目
4.详略得当
5.精确表述
五、尽量挖掘总结的深度
1.要善于在形势分析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2.要善于根据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
3.要善于研究、提出本级范围内的政策性措施
4.要善于解决单位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
六、重视总结初稿的修改
1.思想上要有反复修改的准备
2.要积极参与集体修改
3.要善于征求和采纳群众的意见
七、防止和克服几种倾向
1.要防止把工作总结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2.要防止讲成绩滔滔不绝
3.要防止赶时髦、扭角度、硬拔高的倾向
4.要防止把工作总结写成表扬稿的倾向°在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中
5.要防止总结年年写
机关公文课:写好「工作总结」的秘法
工作总结,是人们对已经走过来的某一阶段的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归纳和提炼,将丰富的感受及片断、零碎的大量感性材料集中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肯定成绩、看到问题、得出经验、找出教训、认识规律、明确方向、指导工作。这就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有单位总结和个人总结之分。这里重点讲一讲写好单位工作总结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一定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工作情况,是写好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条件。因此,在写总结之前,必须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而不是片断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调查,需要掌握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的、具体的而不是原则的情况,需要挖掘能启发人思考、具有指导价值的素材。调查搞得细,素材挖得多,情况吃得透,写起总结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调査,是写好工作总结的基础工程。
在调查的内容上,主要是围绕对“今年(或上半年、前段)形势怎么看,明年(或下半年、下步)工作怎么干”来展开的,着重调查对全年(或当前)基本形势的估价、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做好明年(或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等。有时还需要弄清对总结影响较大的事件,弄清今年与去年、作的相互影响。
在调查的时机上,一般在下级年终(或半年)或搞完总结时为好。这样有利于从下级摆的成绩、的问题、找的教训中,吸取典型生动的事迹和新鲜深刻的观点,使工作总结具有群众基础和一定的广度、深度。
在调查的对象上,主要是领导干部和机关综合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尽量多开一些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搞省一级的工作总结,大都在市以上单位进行调查;市一级的工作总结,大都在县、乡单位进行调查,以此类推。在调查中,要注意典型性与普遍性的结合,好、中、差的单位都要调查。选好了调查对象,要先发“安民告示”,使其做好准备。
在调查形式上,主要是找领导同志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和调阅下级的工作总结及有关材料,必要时也可参加下级的工作总结会议。
二、准确把握总结的方向
正确领会上级的指示和领导的意图,是准确把握工作总结方向的前提和关键。因为,参加写总结的同志,受到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范围、工作经验以及对情况的了解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对上级的指示、要求理解得很深刻,对本级领导的意图吃得透、领会得好。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这种学习不同于平时参加政治学习,它需要站在党委的角度,本单位领导的角度,指导整个单位建设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思考。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一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联系实际,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和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并体现到总结中去?
2.要认真研究、深刻领会本级党委和领导对写总结的指示。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是本单位领导的思想、领导意图、领导决策的体现。参加写工作总结的同志,虽然是具体执笔者,但绝不可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必须遵循领导的指示。通常的半年或年终工作总结,主要领导同志或分管领导事先都有所考虑,有个基本思想,多数情况下党委常委也要先议个意见。对这些思想和意见,首先要学习好,要吃透,多研究几次。另外,还要把党委常委半年或一年来研究决定的主要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把党委常委会议纪要和有关文件以及领导在平时调查研究、会议和工作中的发言、谈话、讲话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深化对领导关于总结的指示的理解,并从中体会领导思想的连续性及整个意图。
3.要早进入情况,在领导意图形成之前,提出建议,当好参谋。领导意图在形成过程中,一般要征求有关业务部门的意见。这时,起草者就可以来个“抛砖引玉”,根据上面的精神、下面的情况和领导平时的思想,提纲挈领地提出写总结的建议;在听取领导的审查意见时,进一步体会领导的思想,深刻领悟领导的意图。
4.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好领导的原则意见和不同意见。在领导同志讨论、审查总结初稿或提纲的时候,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谈看法、提意见;有时也可能只讲些思想要深刻、高度要上去、内容要充实、文字要压缩等原则意见。对这些意见,一定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妥善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尽可能地把各种意见积极地吸收进来,充分地体现领导的意图,尽量使每个领导都满意。
三、切实理顺总结的思路
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和明确总结方向的基础上,要研究好工作总结的思路。路子通了、顺了,写起来就省劲多了。研究总结的思路,通常要把握住七个问题。
1.要根据上级指示、领导意图、调査的材料与实际情况,确定总结的指导思想、中心和重点。
2.要根据确立的中心、重点和客观材料,在总结所要表述的总的观点指导下,确定写哪几个部分。
3.要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确定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中心之间的关系。
4.要根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总结的重点和逻辑规律,确定各个部分的次序。
5.确定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时,起点要高,落点要实,要抓住全局上需要的、有现实意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使主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必要时可把中心思想的观点体现在总结的大标题上。
6.结构要为内容服务。工作总结特别是年度工作总结的基本形式是“老三段”,即基本情况、经验体会、今后意见等,但这不是写工作总结的固定格式。俗话讲,“文无定法”。结构形式要根据内容和需要突出的重点问题而定,有时用“三段式”,有时用“两段式”,有时用“四段式”;有时按照情况、经验、意见的顺序写,有时把几个方面概括起来,抽出几个问题写。总之,要从结构的安排上,能够看出突出什么问题,强调什么问题,说明什么问题。
7.对初步确定的主题和结构,既要敢于坚持,又要允许反复。有时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主题和结构确定下来,但由于领导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有变化,提岀改变主题和整个结构的意见。这时,起草者要冷静,认真分析研究领导的意见,择善而从,切不可从情绪出发,或固执己见,或盲目服从。总体思路确定下来后,要拟定写作提纲和计划,经党委常委或分管领导同意后,即可动笔。
四、努力提升总结的高度
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能否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使人听后给人以高屋建令瓦的感觉,是总结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为此,我们起草总结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以下几点:
1.关注全局,突出重点。这里所说的全局不仅仅是本单位工作的全局,而是更大范围的全局。关注的全局越大,站立点就必然越高’对本单位工作内在规律的认识、把握就越深越好。工作总结,最怕“总”不起来,照顾不到“面”;但又最忌讳“全搞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写总结时,所谓成绩要说够,问题要点透,经验要找准,任务要讲明,就是要对成绩、问题、经验、任务高度概括。成绩要说够,是指对成绩的估价要有足够的分量,不是说得越多越好;问题要点透,指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有充分的认识,把要害的和倾向性的问题指出来,不是点得越全越好;经验要找准,是指找最管用的、指导性最强的经验体会,找得越像自己越好;任务要讲明,指要把干什么、怎么干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比如,写党委工作总结,特别是写成绩和任务部分,常常涉及政府工作几条,有时分管领导和部门也要求照顾到某项工作。如果一般对待,不加区别地把各项工作平摆起来,是写不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全面衡量,从全局岀发,区别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把主要问题突出出来,把重点工作突出出来。以上这些,如不站在全局的高度,就无法做到。
2.精心提炼,体现特点。“一般化”是撰写工作总结的常见病。追究起来,就是缺乏对思想、经验的提炼,缺乏自身独特的东西。在起草总结的过程中,往往会进入这样的“误区”:大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这也不错,那也很好,什么经验都想总结,结果写出来的只能是“一般化”,平平淡淡,既无亮点,也无高度。事实上,一年之中,不一定提出的每个思想、每项要求都那么符合实际;一个单位不见得方方面面的经验都过硬,即使什么都不错,也不可能什么都总结。所以,参加撰写工作总结的同志一定要防止进入这个“误区”。要在众多的思想、经验中选择好思想、好经验,从中提取“精品”,把最有新意、最能体现本单位水平、特色的东西抓住,写实,写精。
3.以纲带目,画龙点睛。这里所说的“纲”,指的是思想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