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乡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年上半年,*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县委实施高质量建设“四区四宜”新**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坚持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论述,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全乡推行领导干部带头学、普通党员自主学、专家授课辅导学、线上培训促进学“四学”模式。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我乡以争创市县“红旗党支部”为契机,不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中**村将持续以争创“党建+经济富村”“红旗党支部”为着力点,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村通过自主养殖湖羊200余头,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余万元,本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万元;*村通过自主经营粮食烘干厂,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
坚持常抓不懈,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坚持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措施。一是坚持全方位、多举措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宣传单等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护,筑牢疫情防控“守护网”。二是坚持从严从紧排查省外返乡人员信息。按照省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3月中旬至5月在**公路设置疫情防控卡点,对过往车辆、人员做好“四查一戴”,并做好信息登记及抗原、核酸采样等工作。对于上海返*人员进行摸排上报,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密切衔接,确保防控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共报备上海返*人员29人,均落实相关的管控措施。三是坚持常态化管控不松懈。对于公共场所场所码申领,乡村两级、乡直单位、辖区商户等共申领50个,基本达到全覆盖。为方便老年群众出行,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我乡已申报制作113张老年人出行卡。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开展防止返贫集中监测帮扶大排查,利用驻村小分队和帮扶工作组力量,落实包户包人,同时对各类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实,确保排查数据真实准确。截至目前,我乡全面排查1586户7100余人,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了村级问题整改台账,并限期完成整改。通过排查,发现1户农户具有致贫返贫风险,目前正按照流程纳入。今年以来,我乡依托南丰蜜桔、烤烟、白莲、香榧等特色种养业,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个,吸纳、带动脱贫户20户30人,为19户脱贫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共计84万元。为强化就业扶持,我乡常态化提供就业岗位,已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61个,并对岗位人员每月进行考核,确定等次。
加强为民服务,持续保障民生福祉。一是强化兜底保障。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补助标准,以无劳力脱贫家庭为兜底保障重点,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农村低保评议,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探视巡访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探视巡访服务。二是切实抓好临时救助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排查是否有群众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并为4户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临时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推进党建+社会救助+“点餐式”帮扶试点工作,新增*村为试点村,建立网格化党员服务数据库和网格化困难群众数据库,明确帮扶主体和对象开展帮扶,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帮扶时效。四是改善水利条件。坚持目标导向,确保工程建设有的放矢:2022年上半年根据实地查看各村水利灌溉基础设施条件,已申报灌区水沟陂坝建设专项债约196万元,同时争取农饮点建设资金1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分散供水点饮水条件。五是开展自建房排查工作,共排查房屋1322栋,其中包含经营性自建房58栋。其中存在安全隐患11栋,已整治10栋。六是组织好防汛抗灾工作,6月中下旬我乡连降暴雨,按照乡、村两级防汛应急防御预案,*乡干群同心,筑牢防汛安全堤坝,落细落实防汛各项措施,共转移人口8户17人,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努力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发展稳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积极联合县直职能部门深入村组和校企广泛开展扫黑除恶、禁毒、反邪、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防溺水宣传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常态化抓好基层队伍建设,目前,我乡共配备8名网格员,组建10人的治安、巡防员、35名志愿者队伍和15名骨干法律明白人,今年以来实施法律援助2起,社区矫正1人解矫1人。同时,完善乡、村、组、户四级排调网络,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保证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映、及早预防。每月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实行挂牌“销号”管理,做到党委“一把手”亲自部署、过问、协调和督办。组织人员开展调解工作“大回访”活动,对已调处的20件调处案件和50余起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部进行回访,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助力全乡平安建设向纵深推进。
筑牢生态基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一是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发力,坚持建好管好护好,将*村“五个一”做好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