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亮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齐心协力
1.加大重点场所监管力度
2.保障基本生活物资和药品市场供应
3.“五严”抓实抓细食品防疫安全
(三)以信用为抓手
1.认真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工作
2.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四)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1.专利创造水平不断提升
2.开展专利导航
3.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
4.加强知识产权和商标的宣传保护
(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2.加强自身学习
(六)规范消保维权机制
1.积极建立“接诉即办”机制
2.充分发挥消费维权调解工作室作用
3.严格遵守保密纪律
4.定期对消费投诉、申诉、举报的情况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分析和通报点评
(七)落实工作实效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
2.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基础工程
3.开展整治“保健”市场回头看行动
(八)防范安全隐患
1.加强流通领域车用尿素产品监管
2.开展“平安行”低速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
3.开展商品质量抽检
4.进行散煤销售网点规范管理
(九)加强导向监管
1.加强户外广告、互联网广告监管
2.开展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排查
3.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4.深入开展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行动
5.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系列专项整治
6.加强监督抽检及食品快检
7.加大对药品检查的力度
(十)创新监管模式
1.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专项行动
2.推进电梯安全数据信息社会公开工作进度
3.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
8.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十一)坚持服务至上
1.加强与日常监管科室的协调合作
3.把准审核导向
4.完善操作流程
(十二)加大宣传力度
(十三)狠抓薄弱环节
1.加强农贸市场管理
2.加强餐饮经营单位监管
3.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4.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十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1.严格履行“一岗双责”
2.领导带头
3.强化工作措施
4.廉洁自律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突出民生安全
1.突出食品药品安全
2.加强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3.组织申报好各类专利奖项
4.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5.抓好作风建设
6.抓好队伍建设
7.抓好效能建设
8.抓好绩效评价工作
9.坚持问题导向
10.强化宣传引导
市场监管亮点工作
在市局正确指导下,立足市场监管职能,紧盯各项重点目标任务,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形成了有一批卓有成效的亮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现将各项重点、亮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亮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新时代市场监管大融合工作格局
明确职责定位,适应基层市场监管新常态。面对改革后机构整合、职能融合、人员磨合等一系列问题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适应职能转变,迅速调整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严守安全底线、聚焦民生关切、服务发展大局”三大任务,认真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本着“属地为主、条块结合、权责一致、分层监管”原则,科学界定监管事权,提高监管靶向性。结合工作实际,推行岗位AB角工作制,实现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形成工作合力,构建起“开发区+街道”市场监管新模式。
(二)齐心协力,共筑抗疫防疫钢铁长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牢固树立“宁可严一点,不可松一毫”的理念,以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落实,突出重点深入细致的开展各项防控作。自开发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以来,坚持全员上岗,奔赴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
1.加大重点场所监管力度,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印发《关于严格禁止市场活禽交易和宰杀行为的紧急通知》,紧急关停全部活禽宰杀店。每日巡查辖区内21处农贸市场,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每日统计上报《统计摸底及工作落实情况》,掌握农贸市场每日商品价格、环境消毒等情况。要求各农贸市场加大环境清洁力度,做到一日一清洁。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提供农贸市场消毒服务,累计消毒面积369.93万平方米。关停部分农贸市场,控制开市农贸市场出入口数量,做到“一进一出”。进入农贸市场的居民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发现不戴口罩或体温异常的居民限制进入农贸市场,并及时报告。
2.保障基本生活物资和药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一是择优选定入驻农贸市场的蔬菜经营业户,签订“两保一稳协议”,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种的稳定供应。疫情防控初期,蔬菜蛋类价格降幅达50%以上。二是保障药品供应。组织力量对各药房、诊所的销售系统、商品包装标识和价格标签、宣传单页等,重点检查板蓝根、口罩、体温表、红外线测温仪等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商品库存、价格情况。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防控肺炎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三是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摸排疫情期间个体工商户开门营业情况,为下步开展复工复产工作打实基础。
3.“五严”抓实抓细食品防疫安全。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一户一策”,制定具体防护措施,明确防护责任人,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二是严格落实食品原料及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开展餐饮单位疫情防控“回头看”检查,共检查餐饮商户4715家次。三是严格落实人员防护和健康检查。经营业户必须佩戴口罩,与消费者交流时不得摘下口罩。经营业户每天营业前监测体温,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酒精消毒。四是严肃查处借防疫名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及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设立食物快检点18个,检测农产品17289个批次,合格率100%。五是严禁采购、加工野生动物。3个野生动物疫情监测小组日常巡查六户林场、白鹭湿地等地,巡检野生动物养殖场所、林场养殖场及锦华、盛苑等便民市场,未发现野生动物死亡及买卖现象。截止目前,区内21处农贸市场全部开市,14个大中型商超已全部正常营业。
(三)以信用为抓手,着重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机制
1.认真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借鉴“网格化”管理、“包户到人”等好做法,紧盯年报工作目标,列出时间进度表,帮助辖区内市场主体自觉主动按规定申报公示年报。目前,我区共有企业14863家,年报率96.59%;个体工商户29018家,个体年报率80%;农专年报率100%。
2.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截至目前,“某市场监管部门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共抽查963户。联合双随机共完成218家。四是积极做好企业异常名录和违法违规企业信用修复工作。2022年以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7笔。移出经营异常名录610余户。帮助企业信用修复5笔邮寄到省局信用监管处。
(四)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1.专利创造水平不断提升。截至今年8月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46件,同比增长14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3件。新增中国专利奖1项,新增某专利奖1项。新增国内注册商标893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22件,驰名商标申请1件。目前,我区已取得国内注册商标4970件,马德里商标578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基本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一企一标”。
2.开展专利导航,绘制专利地图。一是督导某公司的“铜冶炼技术专利检索及布局项目”等3家企业4个导航项目进行了市级专利导航项目备案。二是督导海慧环境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专利导航项目,其中MOUYU公司的“5G用基板关键材料专利导航项目”获批2022年某专利导航项目。
3.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全面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累计已有100余家家企业通过了体系认证,占到全市80%;共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4家,占全市的1/4,某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4家,全市的1/3。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提升核心竞争力。组织并推荐区内3家企业申报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开展“春笋行动计划”,帮扶创新潜力企业。
4.加强知识产权和商标的宣传保护。围绕“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主题,开展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XXXX家企业企业在“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注册学习;开办“线上贯标内审员培训班”,发放证书30余个。加强日常监管,对区内13家代理机构主体资格、执业行为等进行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对区内某技术有限公司就与MOU公司专利技术入股相关事宜,提供专利维权援助服务;组织企业参加“海外维权培训班”、“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撰写与保护培训班”,加强企业维权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利撰写水平。开展“铁拳行动”、“双打”商标维权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办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12起,结案2起,罚没款1.4万元。办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2起,罚没款1.9万元。
(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全面推动动产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2022年,共办理23笔动产抵押登记。动产抵押数额达4.17亿元;加强知识产权激励,2022年组织区内企业申报省级10件首件发明、1项PCT申请大户、44件国内发明、13件国外发明专利资助及4笔专利质押融资贴息项目,累计申报省级资金105.2万元;推进专利质押贷款,协助有融资需求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某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贷款12180万元,帮助某某企业申报省级专利质押融资贴息项目,申请奖励资金68.4万元;积极为企业申请开发区商标补助,汇总并审核2021年度、2022年度51家企业提交的315件马德里国际商标、564件国内注册商标专项资金申报材料,确定分期兑现1246.4万元专项资金,已发放XXXX万元。
2.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提高业务技能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对接,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邀请相关科室同志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相关业务知识,使工作人员迅速掌握基本监管技能。同时,督促处理政务热线工作人员自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积极充实执法理论水平。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区部举办的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等各类理论及实战推演培训班11期,并通过培训、自学、互学,实例实战中深化巩固执法知识,熟悉执法的各项程序,一线执法人员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形成人人想办案、学办案的氛围。
(六)规范消保维权机制,基层矛盾纠纷处置工作创特色出亮点
1.积极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建立健全机构、队伍、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对各类热线投诉举报转办工作做到了统一受理、统一分派、专人处理、专人回复,统一管理全部投诉举报咨询处理工作。
2.充分发挥消费维权调解工作室作用,完善工作流程,精准维权,凡是与疫情相关事件及热点问题,实施“24小时办结”制度,切实做到“迅速响应、及时处置、适时反馈”。同时,对涉及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投诉咨询做好移交和解释工作。
3.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对举报投诉人相关情况及举报投诉内容做到严格保密,并做到“五个及时”,即受理及时,流转接受及时,分流转办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及时。
4.定期对消费投诉、申诉、举报的情况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分析和通报点评,及时把握消费纠纷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早发现集聚性消费纠纷的苗头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消费维权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截至目前,政务热线办理工作共接收工单4828件,电话投诉举报395起、网上民生17起、信访案件1件,办结反馈率达100%,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维权服务。
(七)落实工作实效,稳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召开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22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任务,并签订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
2.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基础工程。坚持食品安全示范创建重在基层的工作原则,去年顺利通过万达示范街的验收。三是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采取悬挂宣传横幅、沿街商铺LED屏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活动现场,累计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500余份。
3.开展整治“保健”市场回头看行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开发区26个社区的103个小区张贴该公告,共出动执宣传人员218人次,累计张贴公告216张。出动检查人员565人次,检查77个小区人员密集场所,检查27处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检查5处城乡结合部,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协作执法2次,开展宣传活动9次。
(八)防范安全隐患,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
1.加强流通领域车用尿素产品监管,严把质量关。结合日常巡查监管以及营业执照登记信息等对辖区内车用尿素销售企业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累计摸排车用尿素销售企业20家,发放明白纸20份,签订承诺书20份。
2.开展“平安行”低速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对辖区电动自行车经营业户进行逐户检查。截至目前,已排查辖区内电动车经营业户31家。
3.开展商品质量抽检。为有效地提高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流通领域商品抽检计划。目前已全部抽检检测完成,检验全部合格。
4.进行散煤销售网点规范管理,提升煤炭质量。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进行排查,共排查出散煤经营业户4家,对2家无证经营者移交至综合执法进行后续处理,对1家散煤经营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并对其进行了全年2次抽检均合格。
(九)加强导向监管,开展系列排查整治行动
1.加强户外广告、互联网广告监管。对辖区内户外广告开展排查,共排查户外广告67处。监测到涉嫌违法户外广告X条,已督促其进行整改。同时积极与市市场监管局做好协同配合,接收市局网络监测中心检测到的违法广告XXX条,均已落实整改。保持整治软色情广告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广告整治工作。利用QQQ、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禁止发布“软色情广告”通知。此外倡导经营者诚实守信,引导经营者和消费者正确保护自己,提高防范意识,共创文明网络环境。
2.开展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排查。联合开展了2022年度非法集资风险集中排查行动。根据任务分工,认真履行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责,认真做好基础检查。重点检查现场发现的以传单等为媒介发布的融资类广告资讯信息,及时发现风险点。2022年,共开展联合行动5次,排查涉嫌非法集资企业6家。
3.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拓展消费维权的范围、增强消费维权实效,为全区营造一个和谐放心消费环境,通过上门服务、现场体验、引导录入等方式,从酒店、加油站、个体工商户、大型商超等各个种类市场主体中选取,按照放心消费示创建的各项标准和要求积极进行发展,截止目前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7家,预计年底完成XXX家。
4.深入开展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行动。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此次检查共对XX家集贸市场,XXXX家各类超市、门店、个体商户,在用的XXX台计量器具进行了现场检定,并为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加贴了检定合格证。通过对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使全区集贸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