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局基本情况
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改革背景
(二)形势任务
(三)工作进展
1.建成一支专业队伍
2.建立健全一套工作制度
3.明确一套清单
4.建成了一个信息综合平台
5.建设一批实体大厅
(四)存在问题
(五)2023年重点工作
(一)落实“治理领先”
(二)落实“科技领先”
(三)落实“制度领先”
(四)落实“服务领先”
(五)落实“公开领先”
(六)落实“队伍领先”
三、政务公开情况
(一)工作进展
1.开展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
2.进一步深化政策解读
3.巩固完善政府网站建设
4.加强政务新媒体的监督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
1.不断优化网站建设
2.畅通信息发布渠道
3.以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强作风 优服务 勇创新 重实干——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汇报材料
一、全局基本情况
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作为全区机构改革新成立的部门,整合了“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12345“接诉即办”等多项内容。通过做好“321”,让企业、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3即“一网、一门、一号”,创新创业“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门对外”、群众诉求“一号响应”;2即“两条主线”,一条是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指引的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一条是以“接诉即办”为指引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1即“打造最好的政务服务”,在完成各项绩效任务、考核指标的基础上,不断找到工作内部联系所揭示的规律、本质,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职能。
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改革背景
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概念,改革开始转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并将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放”:即简政放权,通过清理非许可审批事项,精简审批中介服务,精简前置审批事项,清理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等措施,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通过推行地方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落实部门市场监管责任、推广“双随机”检查、建设全国统一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打造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系和推进市场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等措施,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通过推进审批标准化和智能化、改革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清理各类证明事项,推进线上线下办事大厅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等措施,加强“规范、公开、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
(二)形势任务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底子薄,与企业、群众期望存在很大差距,局党组先后多次通过参观学习、摸底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找准差距和不足,明确三年工作计划。第一阶段:正视问题,实现自身跨越。明确2020年为政务服务改革攻坚年。紧盯市级2021年政务服务任务指标,强化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贯通区、镇(街)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实现可在线咨询、可在线受理、可在线查询、可在线支付、可在线评价,推进多渠道智能化服务。第二阶段:精准发力,实现品质提升。明确2021年为政务服务品质提升年。认真分析政务服务短板,继续推进政务服务深化应用,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方便、顺畅,打造政务服务品牌为目标,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增强企业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第三阶段:与时偕行,实现功能飞跃。明确2022年为政务服务赶超飞跃年。引入更多的领先技术和手段,利用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围绕增强企业群众体验感,大幅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飞速发展。
(三)工作进展
为实现三年工作计划,我局以“民有不便,服务必变”为服务宗旨,研究制定了1+5+N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即围绕一条主线,建成**区全要素政务服务体系,通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政务服务队伍、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务服务保障制度、明确一套内容详实的政务服务任务清单、建成一个多端一体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一批环境好、功能全、服务优的政务服务大厅(即:1支专业队伍、1套保障制度、1套任务清单、1个信息平台、1批实体大厅)5条路径,转化为N项具体举措构成的全要素“**1+5+N政务服务体系”,在合法依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企便民,增强企业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
1.建成一支专业队伍。按照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落实“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以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配齐配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含编内、编外、公益岗就业人员)。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小小窗口、满满服务”六大行动,对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大培训”,组织了平台系统操作使用、礼节礼仪、文明用语、办事技巧等培训,目前已培训6500余人次。
2.建立健全一套工作制度。一套基本工作制度。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立健全以《综合窗口运行规则》《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负责制工作规范》《一次性告知工作规范》《暖心服务制度》《亮明身份制度》《帮办代办服务制度》等16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制度,加强各级政务服务制度建设。一套人员管理制度。为保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政务服务站建设高质量服务品质,建立健全以《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综合咨询台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保障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政务服务站顺畅运行。加强制度落实。针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工作制度落实等14项指标,采用明察暗访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日有检查、周有汇总、月有通报,推进各项制度落实,提高全区政务服务水平和工作作风。今年以来,累计检查发现问题共计444项,问题主要集中于“服务质量”和“大厅建设”等方面。
3.明确一套清单。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明确5张清单,保证各项政务服务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同一事项在更大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明确1张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全区各职能部门196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下沉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以及村(居)政务服务站160项服务事项清单(其中纳入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104项),做到权清责明。明确1张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在落地实施103项告知承诺办理事项的基础上,组织各部门继续梳理告知承诺办理事项,形成事项清单。2021年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已分两批次推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28项。明确1张主题服务事项清单。目前已推出270项“办好一件事”引导式主题服务事项清单,编制了主题事项引导式办事指南,并向社会公布。明确1张取消证明事项清单。按照市级统一部署,梳理各领域要求企业群众开具的证明事项,目前共分8批次取消不符要求的证明321项。明确1张“一号对外”清单。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规范政务服务咨询和预约电话,落实“一号对外”,并形成清单,向社会公开。
4.建成了一个信息综合平台。以“一网通办”一体化云平台为基础,驱动全区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建成1个综合受理系统。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全部实现四级(含)以上,区级78.13%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结,并解决区、镇(街)89项高频事项“二次录入”问题。通过与市电子证照库和电子印章库完成系统对接,实现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应用。目前,综合受理已实现涉及61项政务服务事项,7类电子证照调用,办事人在办理相关事项时不用再携带相关证照即可以办理相关事项,实现减材料、减时限。建成1个主题事项服务系统。通过“办好一件事”主题事项系统,推行多表合一、联合审批,在已梳理的270项主题事项基础上,实现207项网上办结。建成1个“好差评”系统。通过对接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现区级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全程可评价,形成立体式、全流程评价监督体系。建成1个政务服务公众号。实现本区全部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动端查询及办理。建成1个自助办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自助端办理,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建成1个智能查询平台。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政策、文件、办理指南的即时查询,并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二维码,将办事指南下载到手机上,实现“一码带走”。建成1个无障碍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无障碍咨询、交流互动。
5.建设一批实体大厅。落实“一窗受理”改革。为加强“1+5+N”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综窗2.0改革,将各级服务大厅分类设置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制定实施《**区政务服务领域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委托受理和授权审批规则〉的工作方案》,组织全区43家单位开展委托受理和授权审批工作,目前依申请7类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965项,区政务服务中心“一门”进驻率90.64%、一窗办理率100%,委托受理率88.49%,授权审批率98.82%,涉企事项进驻率94.34%。区、18个乡镇(街道)、315个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站点)全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综合受理运行模式,提供“进一门、对一窗、找一人、跑一次”服务。加强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政务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和《**区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及村(社区)政务服务站综合窗口运行规则(试行)》等制度,明确了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及政务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内容,明细了标牌制作、大厅建设、窗口设置、事项进驻、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六个方面共45项具体标准。推行服务时段全时化。制定了在各级政务服中心开展延时服务的工作方案,推行“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末不休息”延时服务机制,目前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已全面实行延时服务,提升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政务服务能力。自2020年9月至今,延时服务累计接待量41486人次,累计办件量29919件。实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