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优先展宏图
(一)系统构建推进体系
(二)着力完善治理体系
(三)不断强化法治体系
二、践行“双碳”抢机遇
(一)抓产业绿色转型
(二)抓能源清洁消费
(三)抓循环经济发展
三、污染防治下苦功
(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二)水污染防治“包干”
(三)土壤污染防治“碰硬”
四、以绿赋能出新招
(一)推生态农业减排降碳“新模式”
(二)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三)推协同降碳绿色金融“新产品”
生态文明建设地市典型经验做法:以绿筑底再造产业县市 生态护航重铸盐都辉煌
近年来,**市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营造绿色文化环境等绿色发展“六大行动”,以优质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样板”。今年上半年,**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79.6%,主要河流10个国、省控断面总体水质为优,城市及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一、生态优先展宏图,真抓实干促改革
(一)系统构建推进体系。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由市生态环境局总牵头、各区县(部门)为责任单位、“环保管家”驻企服务为补充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系。制定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设立了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机制,坚持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全方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着力完善治理体系。牵头开展川南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毗邻城市协同推进流域治理。在全省率先推广“环保管家”驻企服务,已累计选派“环保管家”175名、入驻企业275家,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惩罚”向“事前引导”转变。全面推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推广运用“三线一单”数据分析系统,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三)不断强化法治体系。出台饮用水水源保护、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相关条例,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回收立法,为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高标准组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被授予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获得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殊荣。
二、践行“双碳”抢机遇,低碳转型助发展
(一)抓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航与无人机领域已初步形成制造、装配、调试、维护一体化产业链。依托国家节能环保装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形成了节能锅炉、余热余能利用装备、节能运输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全国电站锅炉市场占有率超1/3,管状带式输送机市场占有率超40%,余热锅炉市场占有率超15%,天然气压缩机市场占有率超30%。2020年,**市因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二)抓能源清洁消费。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推进,全市累计开采页岩气16亿立方米。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完成全市所有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淘汰。清洁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全市营运加气站28座,推广应用CNG/LNG汽车2万辆。“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21.44%,碳排放强度下降32.92%,节能降碳工作成效显著。
(三)抓循环经济发展。高规格打造**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集中布局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垃圾渗滤液处理、餐厨垃圾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