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篇布局、科创为先
(一)大力实施科技创新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三)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二、紧抓重点、突击难点
(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完善城镇基础功能
(三)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四)擦亮城镇对外名片
三、细化网格、落实责任
(一)严抓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二)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重点关怀、高效惠民
(一)教育资源逐步优化
(二)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三)社会治理更加精细
五、转变作风、增强素质
(一)强化基层党建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三)落实从严治党
一、围绕创新驱动
(一)持续改善城镇面貌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力重点项目建设
二、围绕宜居宜业
(一)美化生态环境
(二)优化基础设施
(三)细化社会管理
三、围绕精准施策
(一)实现教育均衡
(二)强化民生保障
(三)织密平安网络
四、围绕全面建强
(一)夯实党建基层基础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区委“三个年”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五个*”和“三个定位”建设。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市外内资6.5亿元;省外资金5.4亿元。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谋篇布局、科创为先,奋力推动产业再升级
(一)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抓实人才引育工作,截至目前共申报国家级引才工程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11个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均位居全区各乡镇(街道)前列。成功对接中国科学院院士、省“鲲鹏行动”计划人才沈保根院士及其团队的磁性材料应用项目落户*,为我镇打造磁性材料产业园提供重要的资源和产业支撑。科技企业培育不断加强,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1家,新增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持续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扶持力度,深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不断提升草莓、水果番茄、水果玉米等明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聚力岚湾工业区一期、二期建设。截至目前,湾塘南片SH-01工业地块公用设施项目一阶段共投入1.5亿元,已于9月建设完成;企业投资方面正元铜合金已开工建设,其余4个项目正全力推进中。投入2.6亿元加快项目二阶段公用设施建设,目前已进场施工;同时服务好拟匹配企业,指导做好建设方案设计工作,争取项目尽快开工。高标准谋划余严小微工业园区建设,通过规划调整,盘活土地资源,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从而破解小微企业“低散乱”的痼疾和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全力推进规划地块拆迁,截至目前已完成12家企事业单位的评估与权属情况调查,并完成1家单位的签约,与2家单位达成签约意向。推进浦成小微园区运营管理方案制定与拟入园项目的招商比选工作,确保年底前正式投用。加快董家畈安置房建设,争取让更多村民早日实现安居梦。
(三)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镇人才发展政策实施办法(试行)》,切实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宣传与申报工作,推荐28家企业进行“薪资保的申请,帮助企业有效缓解资金难题。截至目前累计走访(服务)企业560余家次,协助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0个。深入践行“妈妈式”和“店小二”服务理念,强化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做好项目招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节能减排、企业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真正实现落户我镇项目企业只需“跑一次”。
二、紧抓重点、突击难点,打好品质提升攻坚战
(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实施文明创建村干部“田长制”、联村干部“段长制”工作体系,细化创建履责颗粒度。建立文明创建“啄木鸟”机制,组建重大文明问题风险隐患巡访组,对镇域内存在的文明创建重大风险问题进行排摸,整改率达到100%。全面整治镇域整体环境,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第34个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全面清除卫生死角。提升垃圾分类质量,提高辖区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检查频率、覆盖面以及精准度,做到机关事业单位周周查,村社日日查。探索沿街店铺定时上门分类收运模式。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努力构建“一心两带多点”的*镇森林城镇建设布局。深化五水共治,实施沿山、觉渡两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预计年底完工,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提升沿山大河水质。开展“散乱弱”企业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完成20家高耗低效企业的整治销号。
(二)完善城镇基础功能。全力攻坚年度9个拆迁清零任务,目前已完成5个。截至目前,七村搬迁湾塘地块,完成签约1750户,签约率94.%;七村搬迁岚山地块,完成签约1339户,签约率99.4%。汇源菜场以北地块1号楼住宅部分实现协议清零;商铺部分共21户,目前签约8户;碉堡楼地块已经完成调查摸底和评估。*中学东侧地块共6户农户,5家商铺,1家企业,均已完成评估,正在逐户攻坚。全力推进汇源路两侧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进房屋建筑设计,使核心区域早出形象。着力构建外通内畅交通大格局,加快推进兴浦路(广源路—世纪大道)拓宽改造等道路工程。全面加强村级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庙戴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村庄面貌持续改观,完成十七房村庄提升改造二期、沿山村部分房屋外立面改造工程,沿山村“枕河人家”咖啡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加快古镇风情环线步道项目建设,构建独具特色的集镇片区慢行系统。优化三产服务,加速芉兴广场建设,增强商贸购物体验感。
(三)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整体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针对“一厂多租”、群租房等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确保镇综合执法队“高综合、高频次、高需求”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稳步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截至目前完成违章拆除9.6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147.4%,位列全区第一;全面完成工农山塘违法企业、烟雨江南精品路线问题点位整治。高标准推进自建房安全“百日攻坚”专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房屋排查1.5万余幢,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群众居住安全。精细化推进物业管理工作,协助水岸丽园、星城半岛小区顺利评选省级红色物业联盟项目,协助广源社区、汇源社区成功创建宁波市绿色社区。
(四)擦亮城镇对外名片。强化宣传引领,树新古镇形象。积极围绕防疫复产、共同富裕、项目攻坚等主题,切实做好全镇亮点挖掘和宣传报道。“防疫小白板”、“拆迁夜诊”“复工企服团”、村景融合推动共同富裕等工作经验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上半年,全镇累计400余篇报道在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刊播,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三家央级头部媒体共计10次关注报道*。加快海外传播探索步伐,积极对接海外传播项目,借帆出海展现古镇风貌,讲好古镇故事。*船鼓作为全省非遗代表之一,亮相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在全球展示*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全力推进美丽城镇创建,通过深挖历史文脉、擦亮颜值底色、突显地域价值等方面,加速城乡风貌蝶变,促进城镇品质提升。目前已通过省级创建验收,正等待最终评定结果。
三、细化网格、落实责任,织密平安健康管控网
(一)严抓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建立镇级“230”工作专班,健全涉疫风险人员数据排查、分配、处置、反馈等环节闭环,确保实现精准识别、精密智控。截至目前共处理疫情防控系统下发数据1.6万余条,累计管控重点人员3000余人。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员排摸管控,坚决守好小区、企业、商超小门,“场所码”已在镇域内全面覆盖。严格落实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城管中队每日夜查物流企业,确保货车司机严守疫情防规定。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全镇开启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1处,便民核酸检测点位9处,构建“15分钟检测圈”。
(二)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护航“党的二十大”,做好重大项目落地及全域国土空间整治现场会维稳保障工作,启动“日会商”和“周汇报”制度,制定工作清单,梳理出13个领域,细化出61项任务清单,涉及25家单位和部门。紧盯民生关注热点案件,*派出所成功打掉一个涉及金额达160万元的特大房产中介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该案件被央媒报到点赞。有效化解信访积案,通过“白+黑”与信访人不断接触、面谈取得实效,目前信访积案和重点信访问题化解率分别达到50%、100%。深挖基层网格潜力,截至目前全镇网格共走访6.2万余次,巡查50万余次,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发挥有效作用。
(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打好“除险保安”硬战,开展“一厂多租”安全专项整治,排查群租企业38家次,整改隐患312条;突出重点隐患排查和上级检查专项整改,完成博宁机械、邦顿包装、益升鞋厂、中平粉末、益聚电器的问题整改;聚焦消防重点领域隐患治理,检查沿街店铺21家,及时上报消防隐患,并开展动态监管;组织开展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检查群租房82家,落实整改隐患217条。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指数,根据分值比重重点做好自查完善,分值从1月份79.68,提升到9月份93.97分。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做好节假日期间应急值班值守及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可视化准备工作。
四、重点关怀、高效惠民,打造民生服务直通车
(一)教育资源逐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中心幼儿园积极创评省现代化学校;庙戴幼儿园完成2022年省三级幼儿园复评。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心学校通过搭建农耕文化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实践能力;*中学与仁爱中学、尚志中学、江北中学等学校,开展各类联合教研活动,全面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成校获评首批宁波市高水平成人学校,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确定为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育基地。
(二)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积极助推创业就业工作,鼓励扶持灵活就业、产业吸纳就业和群众自主创业,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运行,重点提升上门服务功能,打造农村“幸福邻里”。深化残友家园建设,对百余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乐等日托照料,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所盼、所需、所忧。积极开展健康乡镇创建,代表宁波市迎接省健康乡镇现场评估,并交出了高分答卷。
(三)社会治理更加精细。结合未来乡村建设,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能力迭代升级,深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十七房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全区唯一。稳步促进社区治理共建共享,广源社区探索“四个一”融合社区模式,建设外来人口参与社区治理样板社区“家园共同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献计献策,与网格支部党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深化“三联四促”治理模式,理顺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自治互助站的关系,突出居民治理主体地位,实现互助自治。
五、转变作风、增强素质,提升干部整体战斗力
(一)强化基层党建。对标“五问五破”、聚焦“五比五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