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党校姓党
1.拥护“两个确立”
2.培树党建品牌
3.严明政治纪律
二、深化学习研修
4.勤练基本功
5.常修教科书
6.把准风向标
7.紧盯指挥棒
三、优化班次设置
8.围绕改革发展
9.突出主业主课
10.严把备课关口
11.配强师资力量
12.严格学员管理
四、构建平台载体
13.加大衔接协调力度
14.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突出服务功能
15.充分发挥科研支撑作用
16.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深入调研
17.有效转化决策咨询成果
六、坚持勤联常抓
18.不断对接细化帮扶措施
19.发挥优势促进乡风文明
20.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七、改善基础设施
21.争取补充专职教师
22.积极改善设施条件
23.规范整理档案资料
八、坚持挺纪在前
24.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2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2023年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工作要点
2023年,县委党校(行政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全市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县委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发展思路和县委“*”思路目标、县委常委会议决策部署,对照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政治建设、规范办学管理,创新培训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实行“**”目标任务清单化管理,奋力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新时代党校工作水平。
一、坚持党校姓党,加强政治建设,忠诚守卫意识形态阵地
1.拥护“两个确立”,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政治之训理念,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确保一切教学、科研、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2.培树党建品牌,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党校一切工作的本质就是抓党建”的理念,坚持把抓党建促工作作为引领和带动党校(行政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把党建和业务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培树、深化“理论引领”党建品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水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锤炼党性,保持政治本色,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地、无条件地把讲政治贯穿到工作方方面面。
3.严明政治纪律,守卫意识形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通过严格讲稿论文审核、重大节点发声等多种方式,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净化噪音、清除杂音,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二、深化学习研修,夯实理论功底,全面锻造履职业务能力
4.勤练基本功,强化理论武装。秉持“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牢固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常学常新、真信真用,夯实基本功底,掌握创新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党校(行政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5.常修教科书,通透“四史”教育。始终把党史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党校教师的必修课、必讲课,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史教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紧密结合、融会贯通,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汲取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6.把准风向标,熟悉政策法规。坚持把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备、行动准则,作为提高政治素养、法治素养的具体导向和重要内容。牢固树立“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把学术研究功底转换为教育教学能力,当好政策理论“翻译器”,使党员干部能够深刻领悟国家精神,推进各项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
7.紧盯指挥棒,领会安排指示。着眼发展大局,准确把握“十四五”新形势下“三新一高”总要求,及时学习、迅速贯彻县委各项重大部署、指示要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新决策新任务新举措深入研究阐释、广泛宣讲宣传,紧跟时代潮流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紧贴全县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班次设置,创新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8.围绕改革发展,优化班次设置。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认真执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主体培训班工作方案,全年精心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乡村振兴能力提升班、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干部培训班*期、培训*人以上,其中学制*个月的优秀年轻干部示范培训班*期*人。
9.突出主业主课,更新讲题内容。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以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总目标,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的要求优化教学布局,认真落实主体培训班“两个不低于”等要求,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聚焦项目建设、产业链发展、财税金融、乡村振兴、城市经营、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重点工作,更新课程讲题,丰富教学内容,体现“红色学府”特色,注重干部能力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党校(行政学院)教学比赛、教学论坛,以及省委组织部好课程评选。
10.严把备课关口,创新教学方式。落实“课题申报、集体备课、审核讲稿、公开试讲、评议审定”五环节备课制度,优化教学课件,公开听课评议,为提高教学质量严把关口。改进教学方法,把集中讲授、分组讨论、观摩考察、拓展训练、异地教学、网络培训等方式相结合,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党性分析、实践活动,增强培训期间理论熔炼、能力锻炼、党性锤炼。力争在规范现场教学、开发“*+*”双讲式案例教学以及研究式、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方面取得新突破。
11.配强师资力量,落实领导讲课。坚持专兼结合,在充分发挥县委党校教师授课力量的基础上,积极拓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智渠道,从县直部门、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善于课堂讲授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先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培训师资库。强化上下联动,邀请省市委党校(院)及市直有关部门专家授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邀请领导干部参加学员座谈交流。
12.严格学员管理,增强培训实效。坚持从严办班,狠抓学纪学风,实行双重班主任跟班管理,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负责人担任班主任、工作人员跟班管理服务,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跟班管理和请销假制度》。实施“两带来三留下两考核”工作法,在日常考勤、课堂听讲、记录笔记、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理论考试、建立档案、通报情况等细节下功夫,促进学习思考,深化培训效果。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