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民生为本
1.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2.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3.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二)坚持常态长效
1.强化市政设施建设维护
2.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
3.推进城市环境精准管理
(三)坚持建管并举
1.推进“园林城市”建设
2.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品质
3.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
(四)坚持改革创新
1.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宣传
2.规范综合行政执法行为
3.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五)坚持底线思维
二、2023年工作亮点
(一)建立健全好机制
(二)打造精品新景观
(三)文化宣传高站位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一)树牢为民理念
(二)注重示范引领
(三)推进城乡绿化
(四)深化专项整治
(五)强化主体责任
县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安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县城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各项活动,明确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民生为本,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1.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一是完成应急处置垃圾填埋场、大件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站、渗滤液处理站迁移等环卫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成16座公厕新(改)建。二是加大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洒水频次,实施雾炮车抑尘作业,最大限度控制扬尘污染;科学调度全县生活垃圾,确保日产日清,年清运生活垃圾5.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三是启动餐厨垃圾收运及处置,签约餐厨垃圾产废单位100余家。四是制定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开展“回头看”,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到位。
2.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一是印发《2023年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垃圾分类会商制度,召开联络员会议、联席会议4次。二是开展大型宣传3次、社区宣传8次。三是完成10座“垃圾分类屋”建设。四是新增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个、示范达标小区1个。
3.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一是推进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杜绝“雨污合流”问题,提升污水收集率及进水浓度。二是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应急排查整治,疏通淤堵管网20余公里;实施污水管网应急维护改造,完成城区截污管道更新,修复整治城区破损污水管网60余处;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率。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建设,新增10000吨/日处理规模,解决林屯火车站、稻香社区、南庄洋片区新增污水收集问题;通过技改提标,确保污水处理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二)坚持常态长效,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强化市政设施建设维护。一是督促各产权单位修复、更换城区窨井盖100余处;16个巷道安装路灯152盏,维修路灯及配套设施1000余处。二是新增国投集团、交通局移交路灯1000余盏。三是新增办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150余家;对4户偷排污水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
2.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整理汇总4个点共157个问题,实行挂图作战、挂账销号,助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二是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通过违停拖移等手段,拖移非机动车3000辆;新增施划停车线20千米、可停放5000辆非机动车;协调企业与街道共同管理共享单车。三是持续破解城市“牛皮癣”难题。实行专人负责“牛皮癣”清理,共清理1.5万处(张)。四是提升城区“地摊经济”便民服务点,对市民广场、朝阳街、南大街良种场路段试点的3个便民服务点进行点位调整和提档升级。
3.推进城市环境精准管理。一是加快“智慧城管”建设,以智慧化手段开展监管;投放监控100多路,逐步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整改的转变。二是建立“管段长”机制,覆盖城区13条市容管理责任路段。三是实施中心农贸市场和东门临时市场等提升改造,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坚持建管并举,城市景观更加靓丽
1.推进“园林城市”建设。一是新改(扩)建公园绿地0.21公顷、建设口袋公园2个、绿化精品道路1条、立体绿化2处。二是深度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在文明路片区改造中进行试点,利用房屋征收小幅闲置地建设小公园1座,三是加大古树名木管护、巡查、监管力度,联合公安、林业部门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古树名木“一树一策”抢救复壮工作,完成3株古树修复。
2.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品质。一是将园林绿化管护管理办法作为考评标准,实行园林绿化“考核+巡检+整治”考评模式,建立巡查考评新机制。二是加强“福地心苑”等小区园林绿化管理,科学指导城区各小区绿化管理。三是全力打造迎宾大道、通水路、星溪南路、姜屯路、白茶城路段和火车站前广场等高颜值园林景观,展现美丽新面貌。
3.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接管城区森林步道、健身主题公园、竹茶主题公园、同心公园等相关核心绿地。二是实施公园园艺项目,努力打造“一园一品”“一园多品”公园特色景观;继续办好园事花事活动,打造“五一”“十一”“春节”等节点园艺小品,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园管理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
(四)坚持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提质增效
1.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宣传。一是充分运用县政府门户网站、局微信公众号以及电视台等新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利用“4.15”国家安全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开展线下宣传。二是深入挂点的3个村以及2个社区开展重点领域普法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三是定期推送“以案释法”典型案例,提升队伍的执法水平。四是明确驻局律师的主要职责、工作要求等,协调解决基层执法工作中遇到的热难点法律问题。
2.规范综合行政执法行为。一是聚焦综合行政执法赋权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建立县乡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月报制度。二是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件138件;推进“一件事”“好办”“快办”事宜,针对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等事项,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流程。三是开展“双随机”抽查,确保队伍执法公平公正。
3.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一是扎实做好“两违”监管。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实行“5+2”“白+黑”无间隙巡查管控机制,加强日常巡查管控,对新增违法建设持“零容忍”态度,严格实行即查即拆,将新增“两违”遏制在萌芽状态;严格“两违”前置审查,对全县党员、公职人员评先评优、职级晋升和过户登记、抵押贷款的房屋进行严查,对存在“两违”问题的由当事人自行整改完毕后方可通过审查。一年来共拆除和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