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二、启示和思考
市委宣传部城市文明品牌典型经验材料:好人文化铸就“小城大爱”城市品格
好人模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榜样,是引领精神文明风向的“道德标杆”。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争当“中国好人”当成一项永不落幕的道德工程,积极培树道德典型、礼赞道德楷模、鼓励凡人善举、褒奖身边好人,引导全社会形成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截至目前,市195万常住人口,涌现出13064名各级各类好人模范,其中市级以上道德模范169人、“安徽好人”204人,17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城市不大贡献大、人口不多好人多的“淮北好人现象”已成全国叫得响的城市文明品牌。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旗帜鲜明树导向。市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市委常委会每年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将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纳入党委综合考核、意识形态巡察等内容,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构建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格局。在工作中,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化“四史”宣传教育,广泛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宣传教育,激励广大群众学习榜样、争当先进。
二是弘扬传承润新风。突出价值引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搭建“十万党员做先锋、同创共建文明城”“寻找感动淮北最美人物”“好人进校园、道德进课堂”等活动载体,使公民道德建设日常化、生活化。突出文化传承,立足二十四孝“拾葚异器”“芦衣顺母”故事发生地的人文基础、小推车参战支持淮海战役胜利的红色基因和“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煤城品格,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行动,积极传递正能量。突出典型培育,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等领域,邀请身边好人担任公益大使、代言公益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支持身边好人牵头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带领更多人行善举、做好事,56位“中国好人”领建公益团队,吸引6800多名志愿者参与,成为群众身边的“暖心人”。
三是好中选优树标杆。建立身边好人线索选树制度,多层次、多渠道选树先进典型。构建全方位推评机制,依托家庭居民、单位职工、群团系统、学校师生、主流媒体、网络民众六个主渠道,推行楼道(村组)、社区(村)、街道(乡镇)、县区、市级五级评选,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构建多渠道会商机制,联手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开展“最美”系列人物选树活动,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能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构建传帮带接力机制,对有技术专长的身边好人,鼓励其发挥传帮带作用,产生“点亮一盏明灯、照亮一片天空”示范效应。
四是褒奖激励尊好人。在全省率先出台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