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
(三)集成性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1.惠农支农政策进一步优化
2.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3.粮食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四)关键性载体强化安全生产和储备监管
1.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2.推进监管检查标准化
3.推进储备监管数字化
4.深入推进企务监督
(五)牵引性项目提升粮食物资保供能力
1.创新“未来粮仓”建设
2.狠抓“千项万亿”工程
3.提升救灾物资储备保供能力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推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地见效
(二)加强粮食物资收储工作
1.扎实开展早晚稻收购
2.落实物资储备任务
3.推进储备管理规范化
(三)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2.推进县级质检机构建设
3.推进粮食净粮(烘干)中心建设
(四)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1.着力推进市场化“五优联动”
2.强化粮食供应链保障
3.深化产销合作
(五)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1.持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优化应急供应布局网络
3.继续完善粮情监测机制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上半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涉粮和物资领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会议精神,坚持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为统领,以集成性政策、关键性载体、牵引性项目求突破,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增效做法得到国家粮食物资局肯定推广,智慧粮库项目纳入全省“未来粮仓”综合性示范试点,优化粮食收购体系做法在**信息刊发、现代化收购服务体系试点纳入省级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承办“振兴*粮”暨全省粮食科技周主会场活动打响“*南好山水、上品瓯味稻”,推进企务(库务)监督和创新研发数字化监管系统打造**样板“勤廉粮仓”,粮食物资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工作进一步加强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企务(库务)监督、创新研发储备粮监管系统等为抓手,打造**样板“勤廉粮仓”,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积极探索“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之路,打造“粮心向党”党建金名片,以“思想领航”“真情为农”“帮扶共富”“勤廉粮仓”“护航青廉”“群团共进”“清风护粮”等亮点为抓手,建立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月”活动和“强监管严执法重处罚”行动,严格按有关规定对2023年全市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个问题进行立案查处,局机关纪检及时跟进对相关的*名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置和政务处分。
(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
市粮安办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对2022年度市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进行复盘总结,分析短板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攻坚目标和主要举措。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紧盯省对市考核细则,同步制定市对县考核细则,分解任务目标和个性化指标,确保“省考”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位。压实各级党政主体责任,签订“市对县”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书,督促县市分解下达到乡镇(街道),以考绩促落实。梳理形成全市粮情“一本账”,制定市级党政班子及其成员职责、四季工作和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实行市对县月督查、双月预评通报,及时跟踪进度,确保“党政同责”真正落地见效。
(三)集成性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1.惠农支农政策进一步优化。出台2023年度粮油生产保供政策,严格落实早稻订单全覆盖,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稻订单奖励**元/百斤,市本级对中短粒型早稻品种提高*元/百斤;晚稻订单向优质品种倾斜,实现优质优价。首次启动小麦订单收购,收购量达****余吨。协调落实省市储备粮余缺调剂指标*万吨以上,预计全年粮食收购**万吨助农增收****万元以上。以2022年度单日最大收购量为场景,组织各地开展收购模拟演练。通过排摸收购库点位详情、测算农户排队等候时间,实施“一库一策”,协调落实资金***余万元,进一步优化点位布局、质检设备和人员配置方案,实现农户送售粮食不过夜、等候时间不超*小时。
2.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全程服务,产前发布优质品种目录,召开收购工作宣讲会,发放收购政策“明白卡”;产中引导*农集团统一保障农药、化肥、农机(无人机)等农资,统一开展集中育苗、农技服务、田间管理等工作,全程开展标准化管理和监督;加大产后服务资金扶持,引导打造*家现代化收购服务体系试点单位,推荐*家纳入省级试点,稳妥推进标准化烘干、前置质检、免检入库等措施,为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增效开辟新路径,该做法得到国家粮食物资局肯定推广。
3.粮食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大粮食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推出“省级粮食主渠道企业”、新建粮食加工线建设、粮食品牌建设等产业奖励政策,积极培育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承办“振兴*粮”系列活动之“瓯味稻”推介活动暨2023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振兴*粮”名优产品和“科技兴粮”技术装备,签约一批粮食产业、科技和产品供应合作项目。积极支持“瓯味稻”品牌宣传推广,举行了“瓯味稻”区域公共品牌进机关、进学校签约仪式,助力打响“*南好山水、上品瓯味稻”,推动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四)关键性载体强化安全生产和储备监管
1.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市安委会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粮库、物资库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防汛防台、化学药剂管理、熏蒸作业等情况,发现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处,已完成整改**处。召开全市粮食物资系统“护航亚运”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督促各县(市、区)粮食物资局压实责任、改进作风,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根据“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应急”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服务亚运行动有我”粮食物资应急保障演练,加强应急逃生、消防安全、粮食应急调运、质量扦样、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防汛防台等方面的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安全宣传咨询日、动火作业我知道、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 个个争当吹哨人”的良好氛围。
2.推进监管检查标准化。健全执法督查机制,制定市级储备月度检查、季度巡查、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完善粮食购销领域监管检查工作体系。编制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检查并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和“掌上执法”平台,上半年开展“对出库粮食质量的行政检查”、“对粮食经营台账及粮食数据报送情况的行政检查”等4项执法督查。根据全省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统一部署,细化方案、加强培训、落实保障,全面完成企业自查、省级交叉检查各阶段任务。增加市级督查环节,抽调力量对所有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
3.推进储备监管数字化。全力推进“**粮仓”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周统计、月调度。深度利用当前信息化管理数据资源,自主研发“勤廉粮仓”监管系统,针对政策性粮食购销、计划轮换、出入库管理等重点监管事项,通过自动比对数据、实时算法分析、异常情况预警报警等数字化手段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全面落实“穿透式监管”,做深做实库务监督,为创新粮食购销领域监管提供**做法。
4.深入推进企务监督。加强对市收储公司的企务监督,上半年企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市收储公司支委会及总经办会议共计**次,对市级储备粮油预算及执行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与市现代集团建立涉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讨储备粮管理相关事务。上半年共召开两次联席会议,会商市级储备粮油保管费率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