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聚共识、找准方向
二、突出重点、紧扣关键
1.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新村建设水平大改善
2.应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大发展
3.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4.持续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三、理顺体制、健全机制
1.落实主体责任要求
2.发挥挂职干部作用
3.建立项目推进清单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报告
4月11日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专题会召开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即专题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目前,会议议定的主要任务已梳理为“建立健全县级管理体制、筹备招商引资会”等8个方面具体措施,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分解落实到8个牵头部门和30余个责任单位,正统筹有序推进落实。全县党员干部尤其是综改区干部群众正以贯彻落实市专题会议精神为动力,自觉坚定、奋发有为推进综改区建设各项工作,加速推动形成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凝聚共识、找准方向,坚定不移抓好抓实综改区建设
市委*“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把综改区建设继续抓好抓实”的重要指示,为综改区赋予了更新内涵、提出了更高目标、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全县上下尤其是综改区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4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详细传达了会议精神,尤其是市委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市委对综改区新的目标定位,切实将综改区作为县委、县政府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一号工程”,围绕建设“丘区*攻坚示范区”总目标,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攻坚行动,统筹抓好“综合改革、基层党建”工作,全力以赴将综改区建成全市*开发的“标杆”。
二、突出重点、紧扣关键,确保综改区建设抓出成效
按照攻坚的主动方向,紧扣综改区现实基础条件、产业特点以及群众期盼,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着力点,突出重点、紧扣关键,确保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工作抓出成效。
1.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新村建设水平大改善。紧紧围绕综改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新村建设持续发力,力争在建的150公里村社道路在12月初全部建成验收,尽快启动实施中涪路、双乐-协和-建中、景福-宝泉-建中、新生-凤来路、建紫路等5条镇乡道路建设;加快实施农水重点县项目、移民后扶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产粮大县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争取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继续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按照“建、改、保”分类推进首批350户土坯房(危旧房)改造,积极推广“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模式,加快推动2个新村聚集点建设。同时,抢抓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投入契机,牢固树立“筑巢引凤”理念,大力改善综改区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争取三大高速和中遂高速公路早日上马;对县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构建“两纵两横”交通大格局下,决心打通中涪路这条南北向大通道,使综改区尽快融入成都2小时、*小时、*遂宁半小时经济圈,切实破除基础条件制约瓶颈。
2.应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大发展。将产业发展作为综改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持,根据综改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找准产业突破口,将现代农牧业、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有机整合,“三位一体”同步推进。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按照“粮油下田、经作上山、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品牌引领、三产互动”发展思路,持续壮大藤椒、蚕桑等传统产业,积极借助招商引资成果,加快培植甜橙、油用牡丹、川藏黑猪等新型产业,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尽快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积极开展“稻-鱼”、“稻-鸭”养殖模式试点,加快推广“1211”生猪养殖模式,切实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