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科学定位发展战略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三)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五)着力提高科技水平

  (六)不断优化管理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稳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二)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三)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四)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某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1103”重点产业,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推动“三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科学定位发展战略。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坚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以建设特色农业强市为目标,持续发展壮大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全市农业经济总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396.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012.2亿元,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茶叶、鲜切花、中药材、咖啡、坚果、烟草、橡胶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及肉牛存栏数量稳居全国第1位。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出台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倾力解决农业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打造等短板问题,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47%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已建设花卉、高原蔬菜、云岭肉牛等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3个国家级产业强镇、523个农产品产地市场、17个冷链设施产业集群,农产品市场产销体系逐步完善。

(三)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接一连三”的带动作用,把新理念、新技术、新经营管理模式导入农业“第一车间”,推进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市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17.1万户,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67户,居全国第4位。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出台“茶十条”、“咖六条”、“奶六条”等政策措施,印发了茶叶、花卉、中药材、核桃、食用菌等7个产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4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2011年的0.55∶1提升到2023年的2.2∶1。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1位,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居全国第7位,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2位。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系统梳理联农带农10种利益联结模式,相关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被推介。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花卉、蔬菜、茶叶三大产业,分别带动了全市60万、400万、440万农民就业,人均增收千元甚至万元,10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4722元提高到2023年的16361元,增长2.46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我市三年行动方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过去两年共创建200个绿美乡镇、400个升级绿美村庄,目前全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达63个,“美丽乡村”正在向“美丽经济”精彩蝶变。

(五)着力提高科技水平。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科技赋能让乡村产业强起来,通过改革让农村资源活起来。培育出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花卉、肉牛羊等一批新品种,全力打造“滇系”品牌。深化科研推广服务体制改革,创建我市种业联合实验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某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