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2025年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汇报

提纲:

一、聚焦就业创业

二、优化公共服务

三、强化权益保障

四、深化文化融入

五、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计划

1、深化技能培训供给侧改革

2、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3、创新政策宣传方式

4、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评价体系

2025年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汇报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之年。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策部署,紧扣“稳就业、强服务、保权益、促融合”主线,将农民工“市民化”工作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从“进得来”向“留得下、过得好”转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就业创业,夯实市民化“经济根基”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粒纽扣”。我县坚持“产业需求+技能提升+创业扶持”三位一体,着力破解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岗位稳定性差、创业动力不足”等痛点问题。

年初以来,县人社局联合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开展“农民工就业需求大起底”专项行动,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企业对接等方式,建立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312个行政村的农民工就业信息台账,精准摸排1.2万名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及培训需求。针对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用工缺口,我们创新推出“岗位菜单+培训套餐”模式——一方面,联合园区企业、行业协会梳理出电子装配、家政服务、冷链物流等12类热门岗位,形成“月度岗位清单”;另一方面,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站等平台,开设“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班,例如为新裕电子厂定向培养50名机电维修技工、为本地连锁超市培育30名生鲜配送员,实现“培训一人、上岗一人、稳定一家”。截至8月中旬,全县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8期,惠及农民工1600余人次,其中82%的学员通过培训实现就业或转岗,月均收入较培训前增长约15%

在创业扶持方面,我们打出“政策+资金+服务”组合拳。一方面,严格落实农民工创业补贴、场地租赁补贴等政策,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从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并简化审批流程,将贷款发放周期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另一方面,在县经济开发区、电商产业园设立“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创业指导、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今年3月,返乡农民工王强在孵化基地创办的“山货优选”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销售本地茶叶、菌菇等农特产品,月销售额突破50万元,带动周边12名村民就业。据统计,上半年全县新增农民工创业主体47家,带动就业23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初步显现。

但工作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农民工仍面临“就业难”问题。为此,我们正探索“公益性岗位托底+灵活就业支持”机制,计划在社区安保、环卫保洁、养老护理等领域开发1000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农民工;同时,依托“零工市场”平台,整合家政、装修、搬运等零散用工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即时匹配、灵活结算”服务,切实兜牢就业底线。

二、优化公共服务,破解市民化“关键瓶颈”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标志。我县坚持“民生无小事”理念,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等农民工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延伸覆盖。

教育方面,针对随迁子女入学难题,我们出台《XX县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施办法(2025年修订)》,取消“社保缴纳满1年”“居住证年限”等附加条件,凭居住证明、劳动合同即可申请入学,实现“应入尽入、应保尽保”。今年秋季学期,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随迁子女2317人,较去年增加38%,其中9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为保障教育质量,我们组织城区骨干教师与随迁子女集中的乡镇学校开展“结对帮扶”,通过线上同步课堂、线下教研交流等方式,缩小校际差距;同时,在城关小学、实验中学等学校设立“农民工子女关爱驿站”,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帮助孩子更快融入城市校园生活。

医疗方面,我们深化“医保服务下沉”改革,在全县23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农民工医保服务窗口”,实现参保登记、异地备案、待遇报销“一站式”办理;针对建筑、餐饮等行业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推广“电子医保凭证”使用,参保人凭手机即可完成挂号、缴费、取药全流程。今年1-7月,全县农民工医保参保率达92%,较去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120%,真正实现“人在哪里,保障就跟到哪里”。

住房方面,我们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放宽收入、社保等限制条件,并按照同地段、同品质房屋租金的70%收取;同时,试点“农民工共有产权住房”,首期在城南新区建设200套,农民工可按出资比例购买产权,逐步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升级。目前,已有463户农民工家庭申请公租房,其中287户通过审核并入住;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预计明年6月开工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我们注重倾听农民工的“声音”。例如,在制定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前,通过“农民工代表座谈会”“线上意见征集”等方式收集建议127条,其中“简化证明材料”“优先安排学位”等建议被直接采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中,专门增设“农民工健康咨询角”,提供方言服务,让政策更有温度、服务更接地气。

三、强化权益保障,筑牢市民化“法治屏障”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市民化的“底线工程”。我县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推进、精准维权”,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农民工“干得安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县2025年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汇报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