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清单
1.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十九届四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情况
2.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破解党员发展和管理难题情况
3.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情况
4、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6.“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集中攻坚情况
7.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情况
二、重点任务清单
(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
1.县(区)委书记带头
2.软弱涣散村(城市社区)整顿对象经过县(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
3.对软弱涣散村(城市社区)党组织
4.基层党组织设置合理、班子健全
(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倍增”
1.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
2.中央财攻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取得预期收益
3.与2017年年底数据相比
(三)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调整优化
1.以县(区)为单位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的具体办法
2.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并组织实施
3.建立并严格执行村党组织书记日常调整任职资格县乡联审和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
(四)健全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双报到”为民服务制度
1.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均确定了报到社区
2.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报到社区均列出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共建项目清单
3.县(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
4.街道全部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
(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集中攻坚
1.对职工10人以上、有固定经营场所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性非公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排查建立数据库
2.对覆盖单位数量较多的联合党支部
3.各市制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
4.每个“两新”组织党组织每年落实党建工作经费不低于3000元
(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1.对照《党支部工作条例》
2.县级党委年内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支部建设工作
(七)破解党员发展和管理难题
1.发展党员年度计划按期完成
2.对组织关系在人才服务中心5年以上的党员进行重点排查
3.完成排查处理退役军人“口袋”党员工作
4.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
(八)解决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中梗阻”问题
1.市、县(区)研究制定党组(党委)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清单
2.将中小学校党组织关系全部理顺到市、县(区)党委教育工委管理
3.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全部完成“党建入章”工作
2019年度县(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点准备工作清单
2019年度县(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点准备工作清单
为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有针对性做好2019年度县(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准备工作,现梳理如下基层党建主要内容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请各县(区)按照此清单查漏补缺,做实基层党建工作。
一、主要内容清单
主要围绕2019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和基础工作进行,重点了解存在问题、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看工作进展、落实举措和取得成效,注意发现典型问题和案例。
1.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十九届四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在基层单位,重点看是否按照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支部组织学好规定书目、开展1次集中培训、讲1次专题党课或报告学习体会、参加1次志愿服务、办1件实事好事、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在县(区)、乡镇(街道),重点向市县巡回指导组了解有关单位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成立县委十九届四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乡镇农村、社区进行宣讲情况,各级各单位对照《决定》要求,对号认领,坚持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治理能力情况。
2.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破解党员发展和管理难题情况。在基层单位,重点了解党组织设置是否规范、主题党日是否落实、党费收缴使用是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是否规范经常,以及运用“XXX一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在县(区)、乡镇(街道),重点了解县级党委专题研究党支部建设工作、发展党员年度计划执行、解决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市级人才服务中心5年以上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党费按规定收支公示等情况。
3.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情况。通过个别访谈县乡干部和部分基层群众,重点了解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是否带队走遍所有行政村(城市社区),软弱涣散村(城市社区是否落实县乡党政正职认领帮靠和“四个一”工作措施,其他领域软弱涣散党组织是否有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帮包、专人靠上帮扶;上报的各领域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软弱涣散情形是否与实际了解的一致,突出问题是否解决或已经破题;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是否全部清理并补齐配强。
4、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在村,重点了解村书记报酬待遇是否足额落实、年内是否参加县级以上培训,村里是否有后备人才、党员是否全部纳入管理等情况。对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的村,还要了解调整后的村书记年龄、学历是否得到优化;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还要了解村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否有具体措施、是否可持续;对中央财政资金扶持的村,还要了解项目是否正常运行,能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乡镇(街道),重点了解乡镇(街道)党(工)委是否掌握软弱涣散党组织情况和整顿措施,是否制定整乡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休经济规划,是否对辖区内农村外出人才全面摸排并逐村明确回引对象,是否从优秀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和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选配一批村党组织书记,是否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人事档案。在县(区),要了解是否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作出安排,是否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研究提出支持政策,是否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的具体办法,是否建立并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日常调整任职资格县乡联审和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后备人才库,是否制定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的支持措施。
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在城市社区,重点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双报到”为民服务制度是否落实,是否真正报到了,是否实质性开展了共建活动,是否帮助社区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看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待遇是否落实到位,群众对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服务情况是否满意,以及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推进“多网融合”情况、兜底管理“两新”组织等情况。在街道,重点了解优化街道内设机构,配强党建工作力量,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街道党工委对区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考察、人事建议权落实情况等,从中剖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增强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能力有关政策规定落实情况和影响因素。在区(县),重点了解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工作者管理和薪酬体系建设情况。
6.“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集中攻坚情况。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重点看党组织是否应建尽建、流动党员是否纳入管理、班子是否健全,党建指导员选派、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党建工作经费及场所保障、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等情况。在省级以上园区,还要看综合党委设置、专职人员配备以及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关系隶属等情况。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还要看区域性党组织设置、对区域内“两新”组织管理等情况。在互联网企业,还要看对规模大、影响力大的企业,是否落实由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两新”组织工委)或互联网行业党委直接联系等有关规定情况。在县(区),重点了解对“两新”组织排查摸底、落实发展党员单列计划、党务工作人才库建设和发挥作用、轮训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等情况。
7.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在国有企业,重点看是否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二级以下企业党建工作要求是否写入公司章程,党组织作用发挥是否到位,单位党组织、党员“双报到”为民服务等情况。在机关,重点看党组(党委)履行抓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定期研究机关党建工作,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制度,党组织、党员“双报到”为民服务等情况。在高校,重点看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强化党建工作保障,党组织、党员“双报到”为民服务等情况。在中小学校,重点了解市县党委教育工委指导学校开展党建工作情况,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