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建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2.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严
3.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足: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
4.对新形势下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观念不新、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5.多数社区仅满足于做好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
6.辖区“两新”组织多
7.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8.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城中村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稳定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具体事务
9.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不深入
10.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
11.没有处理好抓基层党建工作与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的关系
12.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
13.考评手段单一
14.追责问责机制不健全
15.履行党建责任意识还有不足
16.抓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够有力
17.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特色、创品牌的思路还不够新
18.对流动党员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措施
19.党员在大张公司各门店分布不均衡
20.党员在全体员工队伍中的占比相对比较少
21.党建工作督促检查落实不深入
22.干部队伍建设不过硬
23.党员管理工作抓得不扎实
24.基层党建创新力度不够
25.对党建工作存在片面认识
26.对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问责手段
27.对基层党建工作思考不够
28.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
29.在党建工作上投入精力不足
30.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
31.多忙于事务性工作
32.由于各社区经济条件、干部能力存在差异
33.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问题
34.非公党组织在引领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丰富企业文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作用发挥不明显
35.党员教育管理不够严
36.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
37.社区党建后劲不足
38.非公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形式单一
39.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40.在社区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
41.党建工作落实情况与社区、个人考评的联系并不紧密
42.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
43.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44.对党员教育主要还是采取“三会一课”形式
45.对以往党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缺乏总结、宣传
46.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办法欠缺
47.党建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48.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9.“两新”组织覆盖面不够
50.社区工作缺乏长效长态的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和活动平台
51.日常工作中
52.党建工作开展不均衡
53.对辖区党员干部培训力度还不够
54.政治理论及党建工作水平不够高
55.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
56.党务工作者缺少职业荣誉感
57.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够多
58.面对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
59.党组织活动模糊
60.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61.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上创新精神不足
62.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密
63.党建工作和责任机制不完善
64.党员教育缺乏灵活性
65.对党建工作思考不多
66.进取意识不足
67.对基层党建工作不够重视
68.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够明显
69.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
70.党务干事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71.干警对政治学习、组织生活热情还不够
72.督导问责还不够严
73.处理党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好
74.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75.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76.作为“四级联创四化并举”试点街道
77.村改居社区与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不平衡
78.新兴领域党建需进一步提升
79.作为城市党建试点
80.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81.阵地作用发挥还需要下大功夫
82.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认定和整顿的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83.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不高
84.抓落实力度需进一步强化
85.部分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严、质量不高
86.新任职村干部脱贫攻坚能力需要提升
87.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不足
88.对基层党建工作研究不够
89.抓基层党建职责落实不到位
90.党员服务群众能力不足
91.党员的年龄、学历结构有待优化
92.社区党员理论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93.抓好党建工作的方法措施不多
94.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全面
95.对党风廉政教育不够重视
96.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
97.活动形式单一
98.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够重视
99.对宣传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
100.党建经费不足
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问题100条
1.党建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社区党建活动内容单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硬件设施还需提高。
2.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严;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问题突出;社区自管党员多数工资标准无从考证,没有按照实际标准缴纳党费,并且缴费积极性不高,存在催缴现象。
3.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足: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科学的工作方法还有待加强;在工作安排上,创新力度不够;党建工作考评缺乏有效抓手,奖惩机制不完善。
4.对新形势下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观念不新、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对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不能以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措施抓深抓实基层党建工作。
5.多数社区仅满足于做好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开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特点不突出,亮点不明显,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6.辖区“两新”组织多,但指导投入还不够,力度不大,导致“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效果不好。
7.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完全等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激励问责机制不够完善。
8.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城中村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稳定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具体事务,抓基层党建投入精力不足,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9.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不深入,不严格。
10.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易受传统思维左右,导致党建创新工作亮点不突出。
11.没有处理好抓基层党建工作与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抓工作中没有均衡用力。
12.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缺少创新抓手,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不突出,支部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
13.考评手段单一,考评方法不灵活,对考评结果运用不充分。
14.追责问责机制不健全,存在强考核、弱问责的现象。
15.履行党建责任意识还有不足,缺乏“中心”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就党建而抓党建,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的“自我空转”情况。
16.抓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够有力,对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方法简单、措施不力,管理党员的意识不强、监督不力。
17.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特色、创品牌的思路还不够新,力度还不够大,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大多依赖上级安排,党建工作“精品”意识不够强。
18.对流动党员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措施。
19.党员在大张公司各门店分布不均衡,公司党委制定的“50人以上的门店要有共产党员”的目标难以实现,50人以上没有党员的门店有10个。
20.党员在全体员工队伍中的占比相对比较少,党员占比只有1%-2%。
21.党建工作督促检查落实不深入,抓落实力度不大,各党支部对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22.干部队伍建设不过硬,一些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在工作上不大胆、改革措施办法少、招数少。
23.党员管理工作抓得不扎实,平时的监管有所放松。
24.基层党建创新力度不够,整体党建氛围不够浓厚,党建特色活动偏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
25.对党建工作存在片面认识,没有树立做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谋划、部署党建工作。全年仅召开党建专题会议X次。
26.对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问责手段。
27.对基层党建工作思考不够,缺乏创新,存在经验主义。
28.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政绩观有偏差,造成工作中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谋划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多,考虑基层党建的少。
29.在党建工作上投入精力不足,安排布置多,亲自抓的少,对党建工作业务学习不够,在指导社区党组织建设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造成社区亮点工作不突出、发展不均衡。
30.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机制管理不到位。
31.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与班子成员和下级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到社区和辖区企业调研存在走马观花、走过场现象,调查不深入不透彻。
32.由于各社区经济条件、干部能力存在差异,在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
33.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问题,部分社区党务干部存在工作主动性不强,教育管理方式陈旧,组织开展活动少的问题,在整合党建资源、挖掘工作潜力上方法不多的问题,社区干部队伍结构素质有待提升。
34.非公党组织在引领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丰富企业文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作用发挥不明显,活动开展难、党员发展难等问题。
35.党员教育管理不够严,受年龄、文化等因素制约,部分党员的先进性难以发挥,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党性观念减退,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主动缴纳党费。
36.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考核标准还不够科学规范、激励问责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
37.社区党建后劲不足,没有更好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建项目建设只停留在表面,工作难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制约和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38.非公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形式单一,仅仅停留在开会学习上,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39.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专职副书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0.在社区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社区之间存在着工作落实程度不同、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不平衡。
41.党建工作落实情况与社区、个人考评的联系并不紧密,对相关党建负责人的追责问效相对较轻,考评机制缺乏有效的贯彻落实。
42.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工作精力过多侧重于完成新建任务和非公示范点的打造,忽视了其他已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
43.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在组织学习教育时,未能充分考虑机关、社区、“两新”组织党员在年龄、文化和职业方面的差别,学习教育针对性不强。
44.对党员教育主要还是采取“三会一课”形式,以会代教,教育方法单调,党员教育管理需要加强。
45.对以往党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缺乏总结、宣传。
46.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办法欠缺,没有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将上级政策与辖区实际结合不足。
47.党建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在基层社区,因党建经费来源不固定、经费多少不固定、获得时间不固定造成开展活动困难。
48.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支部党员年龄偏大,辖区X名支部书记,平均年龄超过X岁。支部工作在党员思想教育、开展组织生活上发展不均衡,主要局限于集中学习,方式较为单一。流动党员覆盖薄弱,较难参与支部活动,不便于党组织管理。
49.“两新”组织覆盖面不够,整体工作偏于弱化。
50.社区工作缺乏长效长态的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和活动平台,社区活动随机开展,各类组织分头行事,各种队伍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统领作用不明显,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51.日常工作中,亲自到基层督促检查较少,抓落实力度不够,如去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多是采用听汇报、看材料的形式,真正走入基层督查落实次数不足。
52.党建工作开展不均衡,个别社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两新”党组织建设只满足于落实日常工作,没有形成亮点突出的特色品牌。
53.对辖区党员干部培训力度还不够,习惯以会代训,老党员管理有待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54.政治理论及党建工作水平不够高,对基层党建工作引领指导不够。本人对十九大精神及新理论等学习不够深入,精髓要义的把握有偏差,工作方法不够多,党建工作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对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力度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55.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个别学校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认为是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片面认为党建工作与职称晋升无关,工作起来不够用心,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56.党务工作者缺少职业荣誉感。学校没有专门的党建办主任,开展党员活动的声音不足,个别普通党员不愿意做党务工作,工作起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57.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够多。党员活动经费没有单独列支,党建经费投入不足。
58.面对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新思维、新方法。对于党建工作习惯于走老路,严格执行上级决定,完成既定要求,党建工作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创新性工作开展不够。
59.党组织活动模糊。有时候用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以行政活动混淆党的组织活动,削弱了党员身份先进性、党内活动的严肃性、组织生活政治性,致使党员自觉性不强、党的活动党味不浓。
60.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主题党日活动与业务工作安排存在一定冲突,没有将业务工作与主题党日活动更有效的结合起来。
61.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上创新精神不足。对党员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的活动载体和内容探究研究不够,存在惯性思维,方法形式单一,仅限于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