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农业强”的层面来看
二、从“农村美”的层面来看
三、从“农民富”的层面来看
在2024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等方面意义重大。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指出,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纵深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如何立足自身优势,积极谋划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呢?借此机会,我围绕分管工作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从“农业强”的层面来看,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给浙江农村带来生态环境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发展的高质量转变。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坚实基础。一是创新拓展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产品开发的“产、加、销、游”等环节,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着力从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等方面入手,瞄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模式,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培育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市场拓展力强、综合实力强、带动作用强的农业龙头部企业作为“链主”盘活乡村。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合作,发挥统一大市场在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拓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着力夯实农业生产体系。锚定提高生产效率与建设高质量产业体系目标,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化,生产装备智能化。聚焦生产环节构建特色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通数据链、重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加快转变。三是加快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经营的科学化组织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基地+工厂+终端+信息化管理系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式,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从“农村美”的层面来看,要积极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