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堡垒示范”行动
1.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
2.持续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
3.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4.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5.建设高质量基层党建示范区(带)
(二)实施“先锋引领”行动
1.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
2.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3.突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作用
(三)实施“能力提升”行动
1.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业务培训
2.深化基层干部素质培训
3.实行党员致富带头人精准培训
4.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业务培训
(四)实施“人才支撑”行动
1.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就业
2.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
3.注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五)实施“帮扶助力”行动
1.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
2.督促帮扶责任人履职尽责
3.充分发挥行业帮扶作用
三、工作安排
(一)安排部署(X月底前)
(二)加强调度(X月底前)
(三)考核总结(X月底前)
四、组织领导
(一)压实主体责任
(二)加强考核指导
(三)提升保障水平
(四)营造浓厚氛围
县委”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实施方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根据省委办公厅《“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实施意见》(X办字〔2020〕X号),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组织覆盖、群众动员和工作推动作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就全县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脱贫防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五个行动”为抓手,压实主体责任、打造过硬队伍、夯实基层基础、集聚优秀人才、落实条件保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坚强保证。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抓党建。即着眼于服务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以科学、高效的党建工作,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实现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促脱贫。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上半年达到脱贫条件,确保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牢固可靠,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保小康。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X发〔2019〕X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X发〔2019〕X号),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堡垒示范”行动
1.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聚焦党组织书记不胜任脱贫攻坚奔小康要求,班子不团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由县级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走遍包联乡镇所辖村,调研摸底,精准确定整顿对象。县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政法委、统战部、信访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等部门综合分析,逐村制定整顿方案。采取“四个一”(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别由1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名乡镇领导干部分包、1个县直机关单位结对、1名第一书记驻村)措施集中整顿,确保高质量完成整顿任务。(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
2.持续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采取“四个依托”组建产业链党组织。(1)依托产业龙头和基地建党组织,重点规范提升欣苑、贵和、吉祥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健全党组织,按照“基地+支部、党员+农户”的组织模式,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引领发展、带民致富的能力;(2)依托产业协会建党组织,聚焦皮毛、玻璃钢、燃气调压器、输送机械等优势产业,按照“支部+协会”模式,把从事同一产业但分散在各生产单位的党员组织起来,在产业协会上组建党组织;(3)依托专业合作社建党组织,采取单独、联合、挂靠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有效覆盖,逐步形成“围绕产业建组织,建好组织促脱贫”的双赢格局。(4)依托村庄搬迁和发展,根据党员队伍数量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推进农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新方式,强化党的工作覆盖,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
3.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村党组织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参与做好村庄规划编制、盘活各种资源、推进土地流转、找准致富门路、打造特色产业,辐射和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创业致富。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组织、资源、技术、管理优势整合和集成效应。引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林果业等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坚持支部牵引、党员带动,提高农村水电路讯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和乡村绿化,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党委)
4.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好2020年X个财政资金扶持村的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等工作,围绕重点产业,整体推进,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总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方式新路径,推动“清零削薄”和质量提升,对收入低于X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逐村研究制定提升办法,确保2020年底不出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X%,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X%。(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
5.建设高质量基层党建示范区(带)。结合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村级活动场所规范提升行动,加强村级党建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水平,每个乡镇年内至少建成1个点线结合、特色鲜明、作用突出、效果明显的基层党建示范区(带),县管党费予以奖补。将基层党建示范区(带)作为各级党建教学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良性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
(二)实施“先锋引领”行动
1.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按照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有关要求,落实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和县级联审机制,定期研判履职尽责、作用发挥情况,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配齐配强“领头羊”队伍。鼓励年轻企业家、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以及大学生回乡任职,改善农村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增强落实政策、带领致富、服务群众本领。到年底,全县企业家村官比例达到X%以上。激励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兴办企业,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当好“领头羊”。严格村干部管理,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落实“五议三公开”制度,深化“三定三比”、“一诺双评”机制,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和群众身边作风与腐败问题。(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
2.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完善和大力推行“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学习和推广阜平县“三个走出去、三个领进来”经验(引导党员走到群众中去、走到产业中去、走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把群众领到党建阵地中来、领到致富产业中来、领到党组织中来)。注重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的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党员。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增收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村有3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各乡镇党委)
3.突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作用。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聚焦宣传党的政策、推动精准脱贫、帮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任务,开展好驻村帮扶“四个一”行动,指导工作队履职尽责。加强对第一书记的跟踪管理、督促指导,完善支持保障和关心关爱具体举措。强化考核奖惩,对不作为、不合格、不担当的及时调整或召回,对业绩突出、群众反映好的在职级晋升、职务安排、评先评优方面优先考虑,确保第一书记“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用得准”。(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各乡镇党委、县直各派出单位)
(三)实施“能力提升”行动
1.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业务培训。根据省市县党员干部培训实施意见,加大对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力度;重点对扶贫、民政、卫健、农业农村、医保等系统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培训中央和省委脱贫扶贫部署、政策措施、工作方法;同时,开展精准扶贫防贫、产业发展等脱贫成果现场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扶贫干部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提升政策水平和知识能力。(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住建局、教育局、各乡镇党委)
2.深化基层干部素质培训。围绕扶贫政策、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等内容,在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省级“万人示范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