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三)加快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四)做优做强一批粮油企业
(五)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六)持续构建绿色低温储粮体系
(七)健全完善粮食市场供应体系
(八)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
(九)严格落实“优质粮食工程”
(十)持续实施“天府菜油”行动
(十一)建设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
(十三)加大财税金融扶持
(十四)落实用地用电政策
(十五)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十六)坚持正确宣传导向
(十七)严格责任考核奖惩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精神,全面开创XX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县实现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产业支持,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推进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抓好“优质粮食工程”“天府菜油”行动、以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载体,加快建设特色园区、骨干企业,促进粮油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建立完善适应粮食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资源节约、绿色循环,建立健全与资源环境相匹配、集约高效可持续的长效发展机制;坚持品牌引领、优势转化,做强做优“天府菜油”等公共品牌,打造粮油产业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妥善解决粮食产业链条不长、质量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守底线、保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到2022年,基本建成适应县情粮情、具有XX特色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建成菜油试点乡镇1个,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乡镇1个。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健全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促进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一体化发展转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上游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下游延伸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推进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加快建设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粮食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商务合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理念,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突出小麦、油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不断增加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统筹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增加专用型、功能性食品有效供给,引导粮食加工向医药、保健等领域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提升小麦、玉米及薯类等口粮品种适度加工。积极调整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引领新老产业协调发展,新旧动能有序转换。(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济信息商务合作局、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发展粮食循环经济。鼓励粮食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推进粮油秸秆综合利用,推进饲粮、畜禽养、沼气等循环生产,打造一批粮食副产综合利用重点示范企业,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逐步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粮食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四)做优做强一批粮油企业。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对民营和中小粮食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按照“扶大、扶强、扶忧”的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一批粮油加工企业。(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经济信息商务合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深入开展“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推广“互联网粮油”、粮情共享、社交互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粮食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推广手机售粮、网上粮店等新业态。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指挥调度水平,对现有的粮库进行提升改造,确保2020年智能粮库仓容达XX吨以上。(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持续构建绿色低温储粮体系。围绕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和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储粮目标,深入推进“科技兴粮、科技兴储”,持续推进绿色低温储粮体系建设和技术应用,确保到2022年绿色低温仓容达XX吨左右。全面提高库存粮食供给质量,优粮优储、优质优价,带动种植农户增收,储备企业增效。(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健全完善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深化县、市产销合作,构建长期稳定、高效精准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有序组织政策性粮食移库和轮换补库工作。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