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力促接续产业集聚壮大
(三)推动新兴产业赋能增效
二、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一)扩大有效投资
(二)做实精准招商
(三)强化服务保障
(四)优化营商环境
三、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推动产业转型提质
(三)深化农业融合创新
(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四、着力推动消费升级
(一)丰富文旅体创新业态
(二)完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三)打造高端商贸服务业
(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五、高标准建设管理城市
(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二)完善城市智慧平台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精心呵护绿色家园
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二)优化园区平台建设
(三)推动县镇协同发展
(四)增强国企自新能力
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一)优先稳定就业
(二)办好优质教育
(三)建设健康X
(四)强化社会保障
(五)繁荣文体事业
八、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三)确保重点领域生产安全
(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九、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一)加强依法行政
(二)持续改进作风
(三)强化廉政建设
2022年市政府工作要点
2022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进产业集群扩规模、区域中心提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工业延链补链强链
(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煤炭清洁高效生产,推进西川煤矿年产X万吨产能核增项目,有序推动地方煤矿复工复产,产量稳定在X万吨左右;引导精洗煤企业技术改造、降本增效、释放产能,产量突破X万吨。持续扩大直供电交易,启动X建设,实施X整县推进示范项目。加快建设陈炉年产X万吨骨料项目,X两条万吨水泥生产线和纳米碳酸钙三期达产达效。X等X个重点项目开工,支持X等企业创新发展。
(二)力促接续产业集聚壮大。大力发展高端铝材,加快X项目建成投产。做强以汽车零配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X项目按期开工,X项目建成投产,释放龙驰铸造、华盛鼎铸等企业产能。加快X产业园建设,稳定X等企业生产,建成X等项目。新增中医药关联企业X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X亿元。加快X产业园建设,X生产线建成投产。
(三)推动新兴产业赋能增效。加速航天科技产业系统集成布局,加快建设X等企业稳产达效,航天设备检测基地等项目落地,加快X等企业科创板上市,争创国家卫星数据应用示范基地,打造X西商业航天“先行先试区”。紧抓全省“追光计划”政策机遇,力促X等项目开工,X建成投产。多元化发展新材料产业,X等X个项目开工建设,X生产线投产达效。
二、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扩投资促落地增后劲
(一)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三位一体”包抓机制,“一企一策”精准调度,落实“周调度、月开工、季观摩、年考核”措施,全年开工重点项目X个,年度投资X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X%以上。一季度开工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力度,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年内新开工、投产工业项目X个,工业投资增速X%以上。
(二)做实精准招商。深化重点产业“链长制”,落实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及布局指引,夯实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招商部责任,建立“三个一批”项目清单台账,对接省上X条产业链,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全面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瞄准产业链上下游,精心策划推介,积极组团参加丝博会、京津冀精准招商、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X粤港澳经济合作等活动,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全年签约项目X亿元,市域外到位资金X亿元以上。深化海峡两岸产业高质量合作,做实X西(X)台湾产业园。
(三)强化服务保障。加强专班制和颗粒化推进机制,创新土地征收、融资保障、简化审批等措施,帮助企业产销衔接、复工复产,推动重要平台、重大项目按期开工。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规划等要素保障水平。围绕骨干企业释能、负增长企业转正和边缘企业增效,加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持续推进驻企帮扶“双百双千”行动,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措施,及时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发挥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诉求响应平台作用,大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问题。培育规上工业企业X户。
(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开展“X+X”攻坚行动,争创营商环境“X品牌”。加强市县镇村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场所规范化建设,实现群众“就近办”。完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探索简化事前审批、先建后验模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一网通办”网办率X%以上。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企业登记注册增长X%。
三、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聚焦重点人群,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对脱贫地区稳定投入,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能。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耀州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抓好盐铜协作、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工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
(二)推动产业转型提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治理,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X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X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X万吨以上。大力发展以苹果、樱桃为主的农业首位产业和以生猪、道地药材、食用菌、肉羊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打造“链主”企业X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产业重点村X个。建设高质高效水果基地X万亩。中药材种植X万亩。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X%。
(三)深化农业融合创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规范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X个,打造市级三产融合示范村X个。实施旱作种子产业融合示范园、王益海升农业装备制造等X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中农联关中(X)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稳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大力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增土地托管X万亩。积极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集体资产监管平台,规范提升X个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培育果业家庭农场X家。
(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公路X公里,王益区市政供水管网延伸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村庄清洁制度化、常态化。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规范运行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镇村厕所维护服务站全覆盖。新建乡镇再生资源回收站点X个、村级站点X个。实施X个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X%和X%以上。
四、着力推动消费升级,加快服务业提质扩容
(一)丰富文旅体创新业态。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照金景区进入国家创建序列,启动药王山X2022级景区创建,福地湖景区创建为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启动照金丝路文体冰雪中心、溪山星空酒店建设,打响照金旅游品牌。以冰雪运动、温泉康养、特色演艺和文创产品为重点,推动VR、XG、全息等技术应用,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发挥好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地、X西省对台交流基地作用,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创”活动。打造休闲观光线路X条、旅游点X个。
(二)完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自贸区协同创新区,加快补齐短板,畅通城乡双向循环,创建成功王益省级经开区。加快照金航材物流机场项目落地,推进美鑫西北耐物流园、X果产销服务中心、现代农业物流园冷链仓储等项目建设,建成渭北智慧物流产业园、晟益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建乡镇商贸中心X个、乡村连锁便利店X家,农村网商(店)X家。发展大宗商品物流运输业,锦阳新城综合服务港湾、成品油分销体系建成投用。设立X对外贸易产业园。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以上。
(三)打造高端商贸服务业。优化城市商圈规划布局,发展特色时尚步行街、智慧商圈、夜间经济,建设“X分钟便民商圈”。加快建设中骏世界城、锦阳新城商务中心、胜达君悦商业综合体,实施荣盛广场、正大国际、文化宫步行街、九洲国际等片区改造,培育一批特色时尚街区。启动首批社区便民生活圈试点,策划“新春年货购物节”“消费促进月”等展销活动,增强消费吸引力和影响力。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X户。
(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省级示范园区X个,市级示范园区X个。建成XG+融合应用示范场景X个。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投运,X户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果蔬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加快易华财税数据平台运营中心、益民云仓等项目建设,拓展数字经济深度广度。全年数字经济交易额突破X亿元。
五、高标准建设管理城市,共建共享宜居生活
(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突出主城区功能升级,抓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加快推进丹阳片区生态修复、耀州区漆沮河生态治理、牡丹园片区开发等X个示范项目。加快正阳路、朝阳路地下管廊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市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完成兴业五路、大唐三路等X条道路提升改造,实施咸丰路、齐庆路等停车场建设,全市新增停车位X万个以上。实施新材料产业园区净水厂和新区净水厂三期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和高新区供热管网全覆盖。
(二)完善城市智慧平台。加快新型智慧城市二期建设,搭建数据融合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省市两级数据互联互通。开发民生服务领域“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X个特色应用场景,多维度增强便民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X政务和公安大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