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2)VIP免费

提纲:

一、总体思路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数字赋能

1.实施城市安全数字赋能行动

2.实施基层“五有”规范化建设行动

3.实施防灾减灾基础建设行动

4.实施安全科技推广应用行动

5.实施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行动

  (二)完善体制机制

6.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务实履职

7.强化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

8.强化安委办、减灾办实体化运行

9.强化“实名制”安全监管

  (三)坚持依法治安

10.坚持严格执法总基调

11.加强事故灾害调查处理

12.加强问题隐患警示曝光

13.加强违法行为有奖举报

14.加强安全监管法治保障

  (四)压实主体责任

15.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6.压实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五)着眼两个根本

17.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治理

18.深化“两重大一突出”集中整治

19.深化“打非治违”专项治理

20.深化中介服务整治

  (六)加强应急准备

21.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22.加强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

23.加强救援力量建设

24.加强指挥和通信保障

25.加强物资装备保障

26.加强救援协调联动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强化激励约束

  (三)强化队伍建设

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

为了加强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目标,加快数字赋能,强化党政履职,严格监管执法,压实主体责任,深化专项整治,加强应急准备,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新*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较大事故控制在10起以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杜绝因灾导致的群死群伤责任事件发生。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基础。

1.实施城市安全数字赋能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建设集日常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加快基础数据汇聚,推进数字化管理,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2023年年底前,完成燃气安全、重大危险源监测、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

2.实施基层“五有”规范化建设行动。出台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指导意见,围绕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的“五有”标准,启动乡镇(街道)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2023年年底前,基层“五有”建设达标率不低于30%,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率、救援力量覆盖率以及应急救援、执法装备标准配备率达100%

3.实施防灾减灾基础建设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化治理,开展今冬明春灾害防治基础建设,新建森林防火标准化检查站100个、火情智能监控点2900个,加快消防水池、阻隔带等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4项抗旱基础工程、6项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14处,安装智能监测预警设备360处;完成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建成地震预警监测站402个。

4.实施安全科技推广应用行动。积极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实用的技术、产品、工艺等科研成果,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快成立*市应急管理研究院,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科学理论、政策法规以及事故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技术研究。

5.实施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行动。深化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农村活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安康杯”企业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最美应急人”等活动。推进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安全体验馆(室)等安全科普体验基地群建设,推出300部安全科普教育精品。强化重要节点、重要事项、重要政策安全宣传和新闻发布。

(二)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党政履职。

6.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务实履职。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清单履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履职的重要标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纪实报告制度,强化重要时段、重要节点履职调度。落实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常态化警示曝光机制,严格落实通报约谈、末位发言等措施。

7.强化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以及业务相近原则,厘清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不断消除监管盲区。强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点在建项目行业与属地分责共管,理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燃气、自建房、电动自行车等行业领域全链条安全监管责任,落实老旧楼栋电梯加装、家庭装修、外立面(城镇风貌)整治、非A级旅游景区、游乐设施等安全监管责任。

8.强化安委办、减灾办实体化运行。支持鼓励区县试点先行,探索安委办、减灾办实体化运行。强化全市各级安委办、减灾办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同级部门和下级政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定期上报安全履职及督查考核情况。优化“两委十一办四指”组织架构,建立专项安全办公室月报告、年述职机制。

9.强化“实名制”安全监管。聚焦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重点管控企业(单位),规范开展“分级监管、划干分净、落到人头”实名制监管。根据安全风险和规模大小,按市、区县、乡镇(街道)分级明确行政负责人、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企业(单位)责任人“三个责任人”,及时调整优化,统一挂牌公示。严格“三个责任人”履职标准,行政负责人、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开展1次检查指导,每半年完成1次挂牌企业(单位)指导检查全覆盖,在重要节点、复工复产、出现险情、发生事故等特殊时期必须到场履职。

(三)坚持依法治安,严格监管执法。

10.坚持严格执法总基调。严格执法检查,科学编制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落实“日周月”执法检查要求,在重要时段、重要节点加密执法检查频次。严格执法规范,强化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三部曲”闭环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执法处罚,坚持执法“清零”和执法“三个强度”提升,对突出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严格执法问效,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八号检察建议”要求,加强对执法监管人员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调查追责。严格“互联网+执法”,重点企业信息录入率、执法人员信息录入率、线上执法率、监管行业覆盖率达100%

11.加强事故灾害调查处理。坚持“有案必查、一案双查、三责同追、四不放过”,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对道路运输、建设施工、生产经营性火灾等重点行业领域典型事故实施挂牌督办。强化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严格执行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出台洪涝灾害、森林火灾调查评估制度。加强应急与公检法等部门协作联动,落实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行刑衔接”制度。

12.加强问题隐患警示曝光。落实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分区县、分行业领域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交通、建设、消防等重点行业部门要常态化开展典型事故责任单位通报约谈,对存在突出问题、事故多发和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进行警示曝光。

13.加强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深化举报奖励工作宣传发动,扩大有奖举报知晓率、参与率。加强举报奖励系统平台建设,提高平台使用效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2)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