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二、创建目标
三、组织机构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4.以城带乡
(二)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三)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思想道德建设
2.文体活动与文体设施
3.科学普及
4.市民文明行为
5.社会道德风尚
(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1.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
2.公共场所秩序
3.公共安全
4.社会治安
5.城市环境管理
6.城乡基层创建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二)广泛宣传
(三)健全机制
(四)实行领导帮包责任制
(五)强化督查
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全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区工作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文明城区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体现。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是积极宣传“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二、创建目标
围绕建设“富强**、美丽**、平安**、健康**”的目标,挖掘和发扬**特有的人文精神,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突出发展优势,提升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优化社会风气。
三、组织机构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办公室。
联络员为**、**。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健全学习制度。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党委政府一项政治任务,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学习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的机制。党员干部学习。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发挥带学促学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运用经典诵读、全民阅读、论坛讲座、好人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孝老爱亲主题活动,宣传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同时组织开展“节俭养德”、“文明餐桌”等活动。
3.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建成区常住人口的比例≥8%。将社区志愿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成为长效机制。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是按照《社区志愿服务方案》,确定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活动项目。二是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三是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4.以城带乡,共建美丽乡村
帮扶共建。一是落实城市支援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投入逐年增加。二是推动农民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三是组织城区的文明单位与村镇结成对子,长期帮建。四是各相关职能部门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列入经常化的工作。环境整治。一是有效支持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旧村改造。二是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区(县)统一处理”。三是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民风建设。一是支持农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利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进行道德评议。二是支持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乡)、文明集市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二)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形成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三)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思想道德建设
广泛宣传市民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立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
2.文体活动与文体设施
体育设施与体育活动。设立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8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同时建立各级体育组织并经常开展活动,每千人拥有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3.科学普及
设立科普活动场所,经常开展活动。
4.市民文明行为
公共场所道德。让市民养成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