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理论武装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二十大精神
(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三)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和省、市残联八代会精神
二、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织密兜牢残疾人社会保障网
三、坚持多措并举
(六)全面完成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任务
(七)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八)多渠道强化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
四、加强能力建设
(九)抓实做细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
(十)着力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
(十一)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健康维护
五、深化特教提升行动
(十二)扎实推进残疾人教育工作
六、营造良好氛围
(十三)营造自强与助残良好社会风尚
(十四)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
七、强化法治保障
(十五)提升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
(十六)协调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十七)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
八、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十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十九)强化残疾人事业支撑保障
(二十)防范化解残疾人工作领域风险挑战
九、深化残联改革
(二十一)深入推进残联改革
(二十二)加强残联干部队伍教育培训
(二十三)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加快发展
十、坚持党的领导
(二十四)坚持和加强党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二十五)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县残联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全县残疾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和省、市残联八代会精神和《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和残疾人共同富裕。
一、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残联工作部署,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完成《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后半程任务。持续深化“学听跟”活动,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工作机制,建立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检查督导和反馈管理的工作闭环,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实际成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
(三)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和省、市残联八代会精神。准确领会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有关要求,认真落实中国残联八代会“一个必须坚持”“三个必须牢牢把握”和省残联八代会“四个必须”“四个增强”基本要求,围绕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与深入实施《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相结合,与聚焦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和实施残疾人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持续深化改革,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会议精神落实落细。以高质量实施残疾人民生实事为抓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
二、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数据与残疾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精准掌握残疾人监测对象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保、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困难需求,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残疾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推动农村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推动落实《关于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的通知》,为有需求的特别是农村困难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推动落实金融助残服务,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持续做好东临溪镇和坑村定点帮扶,推进相关帮扶项目,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
(五)织密兜牢残疾人社会保障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推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动态掌握各类困难残疾人及家庭真实需求,巩固特殊困难残疾人单独申请纳入低保政策成果。全面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水平,配合民政部门推进数据共享和复核督导工作。深入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开展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不少于40人,扩大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供给,提升规范化服务能力。配合做好残疾人相关老龄工作。
三、坚持多措并举,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六)全面完成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任务。做好《县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收官及总结评估,推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十项措施及“帮扶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等项目落实落地,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促进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4人,新增农村残疾人就业210人。根据省、市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县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七)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进一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探索规范按比例就业新形式,扩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规模。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职业培训统计工作,持续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引导用人单位按时申报。推动落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自主就业创业、集中就业税费优惠及政府采购优先等政策。进一步规范扶持残疾人新形态就业,推动更多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
(八)多渠道强化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深入实施残疾人民生实事培训项目,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力量,定向、定岗、定人开展针对性培训60人次。继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广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引导残疾人就业人力资源服务。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能力,加强困难残疾人就业兜底帮扶。开展就业援助月、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加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建设。持续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培训基地扶持政策。选送选手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安徽考区)。组织参加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工作。
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
(九)抓实做细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继续开展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为412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为61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6名残疾儿童提供辅具救助,确保0−6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为152名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落实《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评估与监管,规范实施定点服务机构监督。开展精神残疾特别是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推动精神残疾儿童医疗、教育、康复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十)着力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提升规范化培训工作质量,持续加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各类康复专业人才规范化培训,建立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将培训向基层不断推进,打通残疾人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学习借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试点暨“康复之家”建设工作经验,整合资源,推进开展残疾人“15分钟康复圈”建设,探索残疾人康复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推进“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认真落实《市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暂行细则》。
(十一)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健康维护。贯彻落实《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加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的核查落实工作。组织开展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等宣传教育活动。
五、深化特教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十二)扎实推进残疾人教育工作。落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