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工作目标
二、选树“实干家”、警示“太平官”
(一)“实干家”
1.对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执行有力、一抓到底
2.思想解放、敢闯敢试
3.勇于改革创新
4.敢于担当作为
5.认真负责、勤勉敬业、无私奉献
6.敢于斗争、敢于直面矛盾、敢于动真碰硬
7.工作中坚持高标准
8.服务意识强
9.其他担当作为的情形
(二)“太平官”
1.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
2.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3.不愿改革、不敢创新
4.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
5.拖沓应付、敷衍了事
6.工作标准低、要求松
7.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
8.“衙门”习气严重
9.其他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形
三、精准识别“实干家”和“太平官”
(一)责任主体
(二)识别范围
(三)识别办法
1.通过在单位内部开展作风评议、个别谈话来识别
2.通过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来识别
3.在重点工作专项督查考核中识别
4.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察、日常调研中识别
5.结合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来识别
6.结合“两代表一委员”提案议案等来识别
7.结合信访举报、群众反映和新闻媒体曝光的情况来识别
8.结合上级领导批示、上级机关督办反馈情况识别
9.其他途径发现识别
(四)工作机制
四、奖励“实干家”、整治“太平官”
(一)强化对“实干家”的激励
1.提拔重用
2.优先晋级
3.评先评优
4.通报表扬
5.经济奖励
(二)加强对“太平官”的处理
1.谈话提醒
2.经济惩罚
3.通报批评
4.回炉教育
5.免职降职
6.纪律处分
五、加大组织保障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严格责任落实
(三)完善考核体系
(四)构建长效机制
市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四用四不用”选人用人导向,坚决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精神懈怠、自甘落后等问题,充分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争先意识、拼搏意识和担当精神、实干精神,市委决定,以全市公职人员为对象,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市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四用四不用”选人用人导向,坚决破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让“实干家”得实惠,让“太平官”不太平,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苦干实干的竞进状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明确的目标任务和省委战略发展目标谋划,按照市委“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着力打造“六个春城”,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干事导向。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旗帜鲜明表扬、奖励、重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实干家”,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部署的工作不落实,抓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浮于表面,拈轻怕重、遇到困难问题绕道走,对事业不负责任、怕担责任、履职不尽责,不思进取、自甘落后、得过且过、庸懒散慢等突出问题,查工作作风,查精神状态,找出“躺平者”,整治“太平官”。
坚持惩前毖后。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要求,既着力整治“太平官”问题,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调整处理少数、教育提醒大多数。
坚持标本兼治。立足当前重在治标,以雷霆之势对“太平官”问题出重拳、下猛药,以严惩突出问题彰显治理实效;着眼长远着力治本,坚持边纠边治边建,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防范和根治“太平官”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目标。激励和动员全市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争先意识、拼搏意识和担当精神、实干精神,推动不敢担当、为官不为这一顽瘴痼疾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治庸治懒治无为的长效机制更加健全,鼎力争先、奋力拼搏、敢于担当、务实苦干的干事创业精神在全市蔚然成风。
二、选树“实干家”、警示“太平官”
以“实干家”为标杆,给“太平官”画像,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实干家”。树立鲜明导向,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按以下标准要求积极作为,争当“实干家”。
1.对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执行有力、一抓到底;
2.思想解放、敢闯敢试,鼎力争先、争创一流;
3.勇于改革创新,能够突破思维定式,善于打开工作局面;
4.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5.认真负责、勤勉敬业、无私奉献,甘当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6.敢于斗争、敢于直面矛盾、敢于动真碰硬;
7.工作中坚持高标准,想方设法、扎实有效完成承担的任务,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8.服务意识强,积极主动帮助群众、企业排忧解难;
9.其他担当作为的情形。
(二)“太平官”。以下列情形为警示,劝导干部别当“太平官”。
1.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所负责的工作长期见不到成效;
2.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得过且过;
3.不愿改革、不敢创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凡事都要看别人干没干、过去有没有;
4.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畏难怕事、拈轻怕重,接到任务找各种理由推脱;
5.拖沓应付、敷衍了事,只想“躺平”安逸,不愿吃苦受累;
6.工作标准低、要求松,不敢斗争、不敢碰硬,只求过得去、不求上得去;
7.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负责或分管工作长期排名靠后或连续下滑;
8.“衙门”习气严重,漠视民生疾苦、无视群众呼声,面对企业诉求态度生冷、推诿扯皮;
9.其他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形。
三、精准识别“实干家”和“太平官”
(一)责任主体。全市各级党组织。
(二)识别范围。全市全体公职人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
(三)识别办法。各地区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精准识别“实干家”、“太平官”。
1.通过在单位内部开展作风评议、个别谈话来识别;
2.通过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来识别;
3.在重点工作专项督查考核中识别;
4.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