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党建统领作用
(一)把牢政治方向
1.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2.加大管党治党力度
3.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
二、坚持立德树人
1.深化德育课程改革
2.推进体育美育发展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推动劳动教育实施
三、深化教育改革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4.深化体育领域改革
三、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
3.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五、促进教育公平
1.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4.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六、强化安全管理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2.加强体育竞赛安全管理
3.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七、推进依法治教
1.加强教育法治建设
2.加强教育督导评估
3.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八、发挥昆明特色
1.推进滇池流域生态教育
2.推广民族传统体育
3.打造昆明教育体育品牌
九、加强党的领导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群团组织建设
2025年某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2025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六个春城”建设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推动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坚定实施“123”工程(加强一个全面领导、推进两大重点任务、抓好三个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体育发展水平,为加快推进“强省会”战略建设,推动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结合某某市教育和体育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凝聚强大发展动力
(一)把牢政治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健全学校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动态管理,抓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突出政治标准,提升党员发展培养管理质效,推动党员队伍多层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组织班子与学校决策层、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择优选派党建指导员。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联合体,培育遴选中小学、幼儿园党建创新案例,构建优秀党课资源库。丰富机关文化生活,提升机关运行质效。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干部梯队建设。强化老干部服务保障,做好少先队、工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2.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强化“管业务必须强监管”理念,落实“一岗双责”,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纪律教育机制,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杏坛夜校”培训活动。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培育宣传一批典型学校。动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小切口”,深入推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强化师德师风正向引导和案例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以案促治,压实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果。
3.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严格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抓牢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与管理。印发《某某市教育体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实施意见》,按照“积极宣传、正面宣传、有效宣传”的总体原则,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做强主题宣传引导,选树系列网络宣传精品,建强网信队伍力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积极做好舆情监测、回应和处置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强化网上舆情化解。系统做好统战、信用建设、营商环境等工作。
二、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1.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课程指导纲要》,推动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等活动,推进“一校一品”“一校一特”校园文化建设。
2.推进体育美育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举办校园艺术节、合唱节、美术展览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推动劳动教育实施。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劳动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三、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体育活力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推进中考改革。
2.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推进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加强对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运用。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4.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推进体育竞赛制度改革,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提高体育社会治理能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体育水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