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目标
二、重点工作
(一)党建有品牌
1.深化学思践悟
2.开展分级分类培训
3.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4.推行全链条护航模式
(二)压实责任有实招
1.全力压实党政责任
2.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3.狠抓企业主体责任
(三)基层基础有提质
1.进一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
2.紧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
3.持续深化“30日隐患暗访督办闭环机制”
(三)综合应急有提速
1.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体制机制
2.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3.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与保障能力
(四)执法改革有亮点
1.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
2.提高执法力度、执法效能
3.创新基层执法、监管手段
(五)精密智控有突破
1.继续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
2.推进重大风险精准智控
3.强化数据开发与运用
(六)安全素养有提升
1.深化全民安全素养三年提升计划工作落地落细
2.持续开展常态化宣传工作
3.发挥应急体验馆宣传阵地功能
新区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X新区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市委X届X次全会和全市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区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推进监管改革为抓手,以真正压实责任为关键,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保障,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为牵引,以加快数字赋能应急管理为突破,以推动社会化服务为助力,以打造应急铁军为支撑,牢牢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根主线,在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主要目标
安全生产方面,继续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争先创优;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地落细,确保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前两年平均数下降X%,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前两年平均值下降X%,新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自然灾害方面,直接经济损失占新区GDP的比例控制在X%以内,不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力争防汛防台工作少伤人、少损失。
二、重点工作
(一)党建有品牌,全面提升应急干部队伍“精气神”。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锻造“讲政治、重担当、守纪律、有活力的应急铁军。
1.深化学思践悟,打响应急系统党建品牌。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党员干部会议“第一议题”和固定主题党日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开展固定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12次。以全省“最美应急人”为榜样,完成“应急先锋岗”建设,同时在应急先锋岗基础上组建“党建先锋”联盟;继承“X安全大讲堂”创建成果,进一步深化宣教品牌建设。实施安全生产领域“企业吹哨,应急报到”,深化党建双强双优、走亲连心三服务、助千企帮万户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2.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素质。依托党校、高等院校、培训基地等现有培训教育条件,推进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基地建设。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层级举办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监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推动街道、村(社区)安全监管员、网格员开展培训;完善两周一次局内工作人员统一夜学模式。持续提升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能力、依法监管和行政领导能力、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3.推进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完成党建活动室建设,利用会议室、走廊墙面,建设以党建为主题,涵盖安全生产、依法治安等内容的应急文化墙。推出应急卡通形象,推动应急文化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机关团建活动,全面打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干事创业氛围。
4.推行全链条护航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和理念。对危化建设项目建立项目清单,实时跟踪及时掌握各项目进展情况,主动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学习其他先进园区经验做法,推动建立化工项目的入园联审机制;明确危化项目的入园条件,编制完成入园风险评估导则;围绕项目可行性研究、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生产许可等环节,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论证,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落地。
(二)压实责任有实招,全面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从严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全力压实党政责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切实强化新区、街道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意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推进安委会“1+X”责任体系建设,及时调整扩展新区安委会组织架构,健全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街道、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消除安全监管盲区。持续强化履职督查。常态化统筹运用安全生产考核、警示、约谈、问责等措施,激发党政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真正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推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2.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普查。全面辨识辖区存在的危害因素或危险源,摸清重大安全风险底数,梳理明确街道、行业部门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责任。推行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严格实施安全生产预防、检查、治理的全流程监管工作,加强制定各行业分类分级监管名单和执法计划,确保辨识排查到位、评估分级到位、公告监督到位、防控措施到位、持续改进到位,精准预防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源头治理,落实重大风险研判,依托现有“1+8”专委会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建立涉及多部门监管、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区域和行业领域重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的沟通协调机制。实施指数评价工作。结合风险指数、管控指数、事故指数、保障指数等内容,建立完善街道安全发展指数和部门风险管控指数,全面反映辖区和行业安全状况,督促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狠抓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危化企业安全管理动态指数。完成动态指数信息化模型建设,并上线运行。加大动态指数结果运用,根据动态指数情况对危化企业“一把手”分别采取通报、增加检查频次、约谈、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表态发言等惩戒措施,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实施企业负责人积分制。综合运用企业安全管理动态指数,结合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制度不全、安全员配备不到位、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被行政处罚等行为进行综合扣分,扣分结果运用到行政指导书,建议企业负责人“回炉重造”。推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在2020年重点企业、园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各行业企业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试点高风险行业严格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档案。
(三)基层基础有提质,强化安全生产基本盘。以三年行动为指引,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严查严管、专项治理,并持续发力,督促问题隐患整改落实。
1.进一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对“3+9”个专题专项年度任务继续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行三年专班,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消防、道路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施工、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危险废物、特种设备、城市运行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各项安全整治监管工作效能。
2.紧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以最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直接监管领域风险防控和隐患整治工作。危化领域:强化源头防控,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会同街道、相关部门监督指导危化企业做好关停处置工作。推动落实《X市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严控涉光气、氯气等有毒气体以及硝酸铵、硝基胍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临江新材料产业园区整治提升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及时间进度,迎接完成国家、省对化工园区的现场核查,确保园区评分达到70分以上(C类一般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推动完成危化重点企业装置改造和工艺升级;完成相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商贸领域:做好危化品存储一集中、危化品使用一本通、企业信息一键查、园区情况一册清“四个一”工作,护航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发展。开展粉尘、喷涂行业专项整治,全年针对“三场所三企业”、部队飞地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开展持续专项整治,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严重影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