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及思路
(一)工作目标:通过“清廉**”创建工作
(二)工作思路:建立“清廉**”创建“14920”工作体系
二、工作任务
(一)坚持政治引领
1.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二)加强组织建设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三)深化国企改革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优化人才绩效管理
(四)抓好风险管控
6.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7.加强经营风险管控
8.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五)强化政治监督
9.突出抓好“关键少数”
10.创新党内监督机制
11.强化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
(六)提升能力作风
12.聚焦干部队伍培育
13.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七)推进“三不”机制
14.强化“不敢腐”的高压震慑
15.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16.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八)弘扬廉洁文化
17.大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18.创新构建廉政教育形式
(九)构建清朗生态
19.深化推进廉洁家风建设
20.持续构建亲清合作关系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二)细化方案阶段
(三)全面创建阶段
(四)巩固深化阶段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督查督办
(三)加强成果推广
清廉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清廉**建设的部署要求,依据《**市清廉企业创建行动方案》《**市国资委清廉企业创建行动方案》,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现就“清廉**”创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思路
(一)工作目标:通过“清廉**”创建工作,推动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管党治企责任进一步夯实,企业运行规范进一步透明,清廉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廉洁家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员工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提升,全力打造**市清廉企业创建“示范标杆”。
(二)工作思路:建立“清廉**”创建“14920”工作体系,以“清廉**”建设为主线,突出清明政治引领、清正干部塑造、清廉文化润心、清朗生态构建“四清”重点,围绕9项任务,推动20项具体举措落实落地,形成“5个一”创建成果(构建一个清廉高效风险防控体系、创建一批清廉投建省市重点项目、拓展一批清廉勤政宣教阵地、锤炼一支清廉有为干部队伍、总结一套清廉企业建设示范经验)。
二、工作任务
(一)坚持政治引领
1.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制度机制建设和形势任务分析研判,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落实国企党建入章程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程序,进一步厘清党委会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的权责。上线“智慧**”“三重一大”决策运行系统,提高“三重一大”决策执行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发挥好党委督查委员会作用,统筹抓好定期调度、实地复核、督查督办、通报整改等闭环管理,推动集团公司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习宣讲、教育培训等5个方面20项任务。制发《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案》,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依托“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载体,采取领导宣讲、专家授课等形式,聚焦工作弱项,用好实践案例,精准开展教育。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题研究和专项培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指标化、精细化。
(二)加强组织建设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成果,修订完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用手册》。按照“无党员抓发展、有党员抓组建”要求,将所属各单位全部纳入党建管理体系,做到党组织“应建尽建”,着力解决党员组织关系长期与工作岗位分离的问题。扎实开展国有企业“五星”支部创建,对照创建标准,梳理工作清单,指导所属单位党组织量身定制创建方案,积极争创“五星”支部。制定《“六联”共建机制实施方案》,打造集团公司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育、服务联动、实事联办的“六联”共建机制。开展“党建+深化改革”、“党建+风口产业”、“党建+疫情防控”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积分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手段及评优评先、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
(三)深化国企改革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董事会建设,突出发挥外部董事作用,着力构建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权责清晰、协同高效、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集团公司外派董监事人才库,梳理各单位董监事配备和兼职情况,持续优化所属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人员结构。进一步厘清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的权责边界,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对所属各单位进行分类分层授权放权,探索制定差异化权责清单,优先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行,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5.优化人才绩效管理。持续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内部竞聘及人员调配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中层管理人员常态化竞争上岗。全面推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机制,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加强各级经理层成员目标制定、考核评价、薪酬调整及退出管理,激发干部队伍内生活力。着力优化薪酬分配机制,加大薪酬分配向一线部门、业务部门倾斜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所属企业推行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实现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年度奖金挂钩联动,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四)抓好风险管控
6.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体系,创新防控措施、提升防控效能。建立健全机关部室和领导岗位权力运行责任清单,深入开展流程制度一体化岗位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动态更新完善岗位廉洁风险点,动态评估调整所属单位、部门和岗位的廉政风险等级,推动风险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结合日常监督执纪情况,深挖细查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易发频发问题单位开展专项监督治理。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实施“红、橙、黄”三级预警,逐步形成“岗位风险有预警、内控防范有措施、事后考核有标准、问责追究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7.加强经营风险管控。对标引入经济运行分级监督机制,提升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能力,及时跟踪三级公司亏损及扭亏情况,将重点三级公司经营管控列入二级公司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着力推进同类业务横向聚集和专业化子公司组建,通过吸收合并、股权出让等方式加快推进“两非两资”处置进度。强化投资项目全过程管控,严格执行投资事项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识别防控,严控非主业投资项目和高负债企业投资规模。强化所属企业财务风险监测,定期跟踪资金分布情况,深入开展财务稽核检查,有效保障资金安全,防范债务风险。结合实际建立“631”债务偿还机制,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
8.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建立完善责任追究约谈工作规则及问题线索查处指导,坚持违规必究、追责必严,深入基层开展经营投资管理工作情况督查调研,深化企业内部监督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贯通各类经营监管成果运用,抓早抓小处置违规经营投资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发挥责任追究的威慑作用,做实追责成果运用“后半篇文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强化政治监督
9.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深入落实《关于严肃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各级纪检组织对同级党组织及其班子成员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制定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办法,重点加强对各级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职尽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企主体责任,规范决策程序和权力运行,加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定期开展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情况民主测评,紧盯“十四五”规划实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10.创新党内监督机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集团公司党委内部巡察机制,充分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着力发现和整治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的观念淡漠、党的组织涣散、党的纪律松弛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巡回派驻纪检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