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原则
二、考核对象
三、考核内容
(一)矿产资源盗采方面
1.发现非法占用、违法建设、破坏山林耕地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管理所、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2.发现非法采矿、采砂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管理所、派出所、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3.发现开挖地窖、窑洞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管理所、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二)安全隐患方面
4.非法制造经营烟花爆竹(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
5.发现水情火情、消防安全(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管理所、派出所)
6.非法储存、销售汽油、柴油、液化气(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
7.发现“土小”散、乱、污企业以及非法生产现象
8.发现公共设施安全隐患(包括道路、交通、供电、通信等)
(三)环境保护方面
9.网格内积存垃圾(责任单位:环卫办公室、保洁公司)
10.个人或企业外排污水(责任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
11.焚烧垃圾、树叶、秸秆(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2.发现养殖污染(责任单位:畜禽整治办)
(四)矛盾纠纷方面
13.发现上报矛盾纠纷(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14.信访隐患排查上报(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15.排查、上报治安安全隐患(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五)重点人员方面
16.关注邪教、信访重点人员动态
17.发现可疑人员、车辆(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六)工程建设方面
18.发现新建种植养殖棚、房屋建设等行为(责任单位: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自然资源管理所)
四、考核指标和计分办法
(一)业务指标考核(70分)
1.上报率(30分):指网格员上报网格事项除以当天全镇网格上报事项乘以100%
2.办结率(20分):指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落实处理的
3.满意度(20分):指网格化事项提出方对事项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数量占总承办量的比例
(二)常规指标考核(30分)
1.制度建设(10分)
2.阵地建设(10分)
3.队伍建设(10分)
五、加减分
(一)加分项目
1.本月无12345热线、无群众举报以及无上级各部门反馈线索的月考核得满分
2.在排查中发现涉及安保维稳类、违法建设类、安全生产类、环境保护类等底线工作和重大负面舆情及时上报并能处理化解的每有一件加5分
(二)减分项目
六、组织实施
七、结果运用
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社会治理实效,做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基本原则,坚持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能力与改进工作作风、解决民生诉求、增强干群关系相结合,以事项上报数量、办理质量以及结果反馈、群众满意度为评分基础,确保通过网格化月度工作考核,提高网格化事项办理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考核对象
承办网格化事项的村居、企业和镇直各部门。
三、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基础网格员上报矿产资源盗采、安全隐患、环境保护、矛盾纠纷、重点人员、工程建设等6类18项信息以及乡镇安排的其他应急管理工作,使“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落到实处,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一)矿产资源盗采方面
1.发现非法占用、违法建设、破坏山林耕地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管理所、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2.发现非法采矿、采砂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管理所、派出所、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3.发现开挖地窖、窑洞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管理所、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
(二)安全隐患方面
4.非法制造经营烟花爆竹(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
5.发现水情火情、消防安全(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管理所、派出所)
6.非法储存、销售汽油、柴油、液化气(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
7.发现“土小”散、乱、污企业以及非法生产现象。(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派出所)
8.发现公共设施安全隐患(包括道路、交通、供电、通信等)
(三)环境保护方面
9.网格内积存垃圾(责任单位:环卫办公室、保洁公司)
10.个人或企业外排污水(责任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
11.焚烧垃圾、树叶、秸秆(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2.发现养殖污染(责任单位:畜禽整治办)
(四)矛盾纠纷方面
13.发现上报矛盾纠纷(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14.信访隐患排查上报(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15.排查、上报治安安全隐患(责任单位:社会稳定办公室、派出所)
(五)重点人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