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
2.统一领导
3.预防为主
4.分级分类
5.依法科学
二、强化防控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
1.主动配合监测
2.及时预警响应
3.做好重点人群防控
4.做好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和外卖配送等行业人员防控
5.坚持社区防控和网格化管理
6.坚持发挥“哨点”作用
(二)落实精准化疫情防控措施
1.及时发现
2.快速处理
3.精准管控
4.保障民生
三、应急准备
1.医疗物资准备
2.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
3.巩固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4.加强流调队伍储备
四、应急处置措施
1.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
2.加强监测
3.及时应急处置
4.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拉
5.加强宣传教育
6.强化境外疫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措施
1.启动辖区内核酸检测应急预案
2.防控区域划定
3.人员流动管理
4.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
5.企事业单位管理
6.特殊机构防控
7.公共场所管理
8.密接追踪和隔离场所管理
9.加强宣传教育
1.扩大防控区域范围
2.人员流动管理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
4.企事业单位管理
5.特殊机构防控
6.公共场所管理
7.密接追踪和隔离场所管理
8.公共交通管理
9.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
五、保障措施
(三)压实工作责任
六、评估与终止响应
七、善后处理
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当前,全球疫情继续呈扩散蔓延态势,国内零星散发病例、个别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境外、域外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高,疫情防控任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繁重而艰巨。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工作方案》《*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防范重大风险的社会治理重要内容,做好较长时间常态化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病毒离我们较远”的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措施,注重依法、科学、精准、从严,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和家庭责任,确保疫情不反弹、疫情防控成果不前功尽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大局,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统一领导,压实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准备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研究部暑,落实属地、相关单位、村(居)、个人“四方责任”,快速响应、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作战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有序实施疫苗接种,以“治未病”理念,持续强化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发挥群防群控的优势,稳防控,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成效,在巩固现阶段防控成果的同时,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4.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在前期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进一步落实防控应急责任,全面落实精准防控措施,认真做好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时期差异化防控策略的落实工作。
5.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有序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报告、疫情控制、病例救治和信息管理等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
二、强化防控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
1.主动配合监测。配合县卫健部门强化来(返)*人员健康监测。督促市场监管所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市场开展环境监测,重点加大进口冷链食品及非冷链食品的检测力度。
2.及时预警响应。根据县卫健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公众信心,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做好重点人群防控。采取村街自主摸排与公安部门推送数据比对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全面落实境外、高中风险返来人员以及协查函(人员)摸排管控,镇在接到县疫防办推送数据后,迅速分解,严格按照“1236”响应机制(1小时响应、2小时内属地落地、3小时反馈结果,夜间6小时内核查到位并反馈结果)要求,第一时间收集、汇总、下发、核查、上报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中高风险地区来皖(返皖)人员信息,并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对境外返来人员,严格执行“14+14+7”措施,即在落地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后,再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来自或途经疫情高风险所属县域内的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首日和第14日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对来自或途经国内中风险地区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居家健康监测,在首日和第14日开展两次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以县区为区域统计。
4.做好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和外卖配送等行业人员防控。交通、邮政、市场监管要加强交通运输、进口冷链、邮政快递从业人员和外卖配送人员的防控监督,增强其个人防护意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医疗卫生、交通运输、进口冷链、快递外卖等重点职业人群要加大例行核酸检测频次,由原先的每周一次增加至每2-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指导邮政快递和外卖配送人员做好揽投服务工具的清洁消毒,在开展邮政快递和外卖配送过程中与收件人尽量保持距离,减少身体直接接触,督促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加强相应防护措施。提倡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投递邮件快件。
5.坚持社区防控和网格化管理。各村街要制定封闭村组、小区管理预案,预案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要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建立镇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五包一”社区防控工作机制。全面管理辖区的各级各类单位及全体村民的疫情防控,做到“一让三请”,即让群众知晓,请群众理解,请群众支持,请群众参与。规范小区、村庄出入管理,对所有外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落实入口测量体温、扫安康码等措施,一旦发现发热病人,立即采取管控措施,并及时上报信息。
6.坚持发挥“哨点”作用,守住医疗机构和药店关口。
(1)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落实。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出入口管理,设立体温检测点,所有进入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测温、扫码;设立预检分诊点,安排具有感染性疾病专业能力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承担预检分诊任务。一旦发现发热病人或疑似症状,立即引导其至县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信息登记,确保人员去向可追溯。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
(2)加强发热门诊管理。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要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持续升级改造或新建。镇卫生院要设立规范的发热诊室。发热门诊(诊室)要设立预检分诊台,对就诊人员进行测温、扫码、询问流行病学史、信息登记。所有发热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胸部CT、血清抗体等检查,核酸检测报告出来前,应在留观室留观。针对新冠病毒肺炎可疑病例,开展流行病学问诊、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和报告,一旦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或疑似新冠肺炎,立即向镇计生办、县卫健委和疾控中心报告。
(3)加强院感防控。所有住院患者入院前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实行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落实“一患一陪一卡”,陪护人员均要核酸检测。各病区或科室要设置过渡(缓冲)病房,用于急诊入院患者核酸报告出来前的留观。住院患者减少人员探视(医院要向社会公布探视的时间段),治疗期间不予探视。加强内镜中心(室)管理,患者持有3天内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方能检查,就诊时须测温、扫码,做好详细的信息登记。严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重点部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人员严格落实标准防护。医疗卫生机构每周开展一次全体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所有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装后,规范进行收集、暂存,交医疗废物专业处置机构处置。
(4)严禁未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违规收治发热病人。村街卫生室、个体诊所一律不得截留发热患者;对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报告,尽快转诊到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对报告的医疗机构给于重奖。发热患者经发热门诊排查后,三天内可凭有关证明到未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
(5)加强零售药店管理。所有零售药店设立体温检测点,所有进入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测温、扫码。对购买退热、感冒、咳嗽、腹泻、抗病毒、抗菌素等药品的顾客,要索要医师处方,并做好信息登记,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体温、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对不如实提供信息的,一律不得销售。一旦发现发热患者,立刻向镇卫生院报告、做好信息登记,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对报告的药店给于重奖。对药店不按规定销售“一退两抗”药品的,实行有奖举报。
(二)落实精准化疫情防控措施
1.及时发现
各村街、各单位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主体责任,及时掌握单位职工、居住人员、出入公共场所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近期外出旅行情况;按要求对相关人员规范开展集中隔离观察、排查追踪、健康监测、随访管理等工作。
2.快速处理
(1)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精准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尽快查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一般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隔离。根据疫情研判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对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村街监管下进行居家隔离。
(2)出现确诊病例,立即进行科学精准研判,并依据病例的工作、生活、出行轨迹,分层划定管控区域,设定分类管控措施。
(3)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防控单元(楼栋、村民小区、自然村、病区等)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排查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及时送医院筛查和诊断。
(4)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消毒和随时消毒。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可能的污染场所做好全面消毒和随时消毒。
3.精准管控
发现疫情后,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上报上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由上级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后要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