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2.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学习宣传、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
3.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3.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
1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1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2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二、单选题
1.《干部任用条例》是重要的党内法规
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5.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
6.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考察对象
7.考察组由(B)以上成员组成
8.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
9.对拟破格提拔的人选在讨论决定前
10.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11.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
12.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
13.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
14.因不适宜担任现职调离岗位、免职的
三、多选题
1.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
2.(BC)要认真学习宣传、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5.考察材料包括(ABCD)
6.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
7.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
8.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9.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的职务有县(市)党委和政府及(ABC)
四、判断题
1.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
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6.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可以从担任过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
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8.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
9.个别提拔任职
10.先进行谈话调研推荐的
11.单位人数较少、参加会议推荐人员范围与谈话调研推荐人员范围基本相同
12.根据工作需要
13.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
14.对拟新进党政领导班子的考察对象
15.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
16.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政协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
17.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
18.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19.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原则上应当任满一届
20.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的
21.同一地方(部门)的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易地交流
22.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23.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
24.领导干部一般不得在本人出生地担任市(地、盟)党委和政府以及纪委监委、组织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成员
25.因健康原因
26.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
五、简答题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
(一)党管干部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四)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五)民主集中制
(六)依法依规办事
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
(二)群众公认度不高的
(三)上一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
(四)有跑官、拉票等非组织行为的
(五)除特殊岗位需要外
(六)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七)其他原因不宜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的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
(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
(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有关工作部门主要领导成员或者内设机构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四)其他有关人员
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考察对象上级领导机关有关领导成员
(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
(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内设机构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四)其他有关人员
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工作部门副职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
(二)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领导职务
(三)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的非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任命的领导职务
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9.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
六、论述题
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
(二)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
(三)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四)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应当经过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
(六)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七)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资格要求
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进行谈话调研推荐
(二)综合考虑谈话调研推荐情况以及人选条件、岗位要求、班子结构等
(三)召开推荐会议
(四)对民主推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五)向上级党委或者组织部门汇报民主推荐情况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一)党委成员
(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
(三)纪委监委领导成员
(四)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五)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群团组织主要领导成员
(六)下一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
(七)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4.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
(一)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
(三)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
(四)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走访、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和工作资料等方法
(五)同考察对象面谈
(六)综合分析考察情况
(七)向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反馈考察情况
(八)考察组研究提出人选任用建议
5.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
(一)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民主推荐、考察的
(二)拟任人选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对廉洁自律情况没有作出结论性意见的
(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未查核或者经查核存疑尚未查清的
(四)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尚未调查清楚的
(五)干部人事档案中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存疑尚未查清的
(六)巡视巡察、审计等工作中发现重大问题尚未作出结论的
(七)没有按照规定向上级报告或者报告后未经批复同意的干部任免事项
(八)其他原因不宜提交会议讨论的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测试卷(含答案)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复习试卷(含答案)
姓名:单位:成绩:
一、填空题
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
2.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学习宣传、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切实做到严格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全面履行选人用人主体责任。
3.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
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民主推荐包括谈话调研推荐和会议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一年内有效。
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个别提拔任职或者进一步使用时意见比较集中的,可以等额确定考察对象。
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
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深入考察道德品行,注重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情况。
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情况作为考察评价的重要内容。
1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关党组织的意见。
1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根据需要可以听取巡视巡察机构、审计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意见。
1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必须就考察对象廉洁自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并由党委(党组)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签字。
13.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主管方决定。
1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
1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干部人事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民主推荐情况等材料。
1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1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18.《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任职时间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
19.《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20.《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二、单选题
1.《干部任用条例》是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D)。
A.基本依据B.主要依据C.重要依据D.基本遵循
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C)内有效。
A.3个月B.6个月C.一年D.两年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特别优秀或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C)。
A.突破任职资格规定
B.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C.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D.突破任职资格规定和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将初步建议向(A)汇报,对初步建议进行完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沟通酝酿,形成工作方案。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
B.党委常委班子成员
C.党委书记
D.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5.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C)推荐,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作为考察对象。
A.党委(党组)
B.组织(人事)部门
C.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
D.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
6.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考察对象,应当由相关党组织和出具廉洁自律情况结论性意见。(C)
A.组织部门B.办公室C.纪检监察机构D.巡察办
7.考察组由(B)以上成员组成。
A.一人B.二人C.三人D.四人
8.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协管方自收到主管方意见之日起(C)内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
A.一周B.半月C.一个月D.二个月
9.对拟破格提拔的人选在讨论决定前,必须报经(C)同意。
A.上级党委B.同级党委
C.上级组织人事部门D.同级组织人事部门
10.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B)以上成员到会。
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二分之一D.五分之四
11.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公示期不少于(A)。
A.五个工作日B.七个工作日C.七天D.十天
12.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B)内不安排领导职务。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13.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B)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
14.因不适宜担任现职调离岗位、免职的,(B)内不得提拔。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三、多选题
1.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要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和(ABC)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A.能力关B.作风关C.廉洁关D.形象关
2.(BC)要认真学习宣传、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全面履行选人用人主体责任。
A.各级党员干部B.各级党委C.各级党组D.各级党组织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地方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书记与(ABC)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确定考察对象。
A.副书记B.组织部长C.纪委书记D.各党委常委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深入考察(ABC)和政治担当、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A.政治忠诚B.政治定力C.政治能力D.政治信仰
5.考察材料包括(ABCD)
A.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主要特长、行为特征;
B.主要缺点和不足;
C.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谈话情况;
D.审核干部人事档案、查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核查信访举报等情况的结论。
6.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应当征求党委统战部门和(BCD)的意见。
A.群众B.民主党派主要领导成员
C.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D.无党派代表人士
7.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逐一发表(ABC)或者等明确意见,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应当最后表态。
A.同意B.不同意C.缓议D.弃权
8.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ABCD)工作。
A.组织(人事)B.纪检监察C.审计D.财务
9.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的职务有县(市)党委和政府及(ABC)
A.纪委监委B.组织部门
C.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成员D.政协主席
四、判断题
1.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实绩
2.《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注重发现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用好青年年龄段干部。(×)各
3.《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但是特殊情况下可以提拔。(×)不可以
5.《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对特别优秀的可以越两级提拔。(×)不得越两级
6.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可以从担任过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应当
7.《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一般适用于副职领导职位。(√)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设置的资格条件突破规定的,应当事先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同意。(√)
8.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当有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
9.个别提拔任职,或者进一步使用需要进行民主推荐的,民主推荐程序必要时也可以先进行会议推荐,再进行谈话调研推荐。(√)
10.先进行谈话调研推荐的,可以提出会议推荐参考人选,参考人选可以差额提出。(×)应当差额
11.单位人数较少、参加会议推荐人员范围与谈话调研推荐人员范围基本相同,且谈话调研推荐意见集中的,应当进行会议推荐。(×)可以不再
12.根据工作需要,必须在民主推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