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定不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1.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3.深化政治生态建设
4.增强政治监督实效
二、坚定不移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5.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6.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7.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8.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坚定不移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9.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10.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1.加强人才政策体系建设
四、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12.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3.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
14.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五、坚定不移推进党的纪律建设
15.加强纪律教育
16.强化纪律执行
17.用好“四种形态”
18.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六、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19.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
20.坚决贯彻“两个维护”的各项制度
21.严格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22.努力践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23.完善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24.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2022年党建工作要点
2022年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地组织体系为重点,以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支撑,着力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使各项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坚定不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力
1.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贯彻落实“两个维护”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贯彻落实导。完善推动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常态化开展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
2.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权力运行,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健全决策机制。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机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等制度,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善于通过“三微一端”等多媒体平台汇集民智民力。
3.深化政治生态建设。加强政治生态状况分析研判,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政治生态建设主体责任、纪委监委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完善政治生态建设推进机制,建立科学量化评价体系,深度执行警戒约谈制度,强化考核问责,推动齐抓共管。创新完善考核办法,调整细化考核指标,增强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的因应性,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引领作用。建立政治生态定期研判机制,统筹运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工作成果,综合分析典型案件剖析、信访热点排查、媒体曝光事件等方面情况,精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4.增强政治监督实效。准确把握新时代政治监督根本任务,突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四个着力点”,紧扣“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健全党的政治建设重点任务督查落实制度,对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不到位、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不力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完善“大数据+政治监督”模式,紧盯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政治生态净化和营商环境优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关键岗位和关键权力运行,开展即时性、嵌入式监督,健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的有效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二、坚定不移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原动力
5.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经常性查摆和检视违背初心使命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坚持不懈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6.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以各级党(干)校为主阵地,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的70%。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实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年度考核通报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督促各级干部带头学理论、强信念。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离退休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学习。
7.强化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强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规范化管理使用,广泛开展学习交流和宣传推广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典型选树宣传活动。
8.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市委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强化联席联动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敏感时期、重大活动期间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网络平台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风清气朗。
三、坚定不移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建组织力
9.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贯彻执行,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夯实党的组织体系。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深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分层分类抓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大力培养村(社区)后备人才,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成长体系,稳步提升补贴待遇。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长效化整顿机制,滚动整顿、查缺补漏、巩固提高。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落实农村、城市、机关基层党建几项重点工作意见,加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力度,深入推进“一县一品”党建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整合优化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深化拓展“固定党日”“主题党日”等做法,提高组织生活严肃性实效性。建立发展党员联审联查机制,推进党员队伍分类管理工作。
10.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班子结构,保持班子连续性稳定性,提升县(市)市区党政班子和乡镇党政班子队伍建设质量。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注重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领域选拔优秀人才。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计划开展主体班次、在线教育、专题培训,注重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提升斗争本领,补齐能力短板。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定期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充实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有计划安排到党校进行分期培训,选派到产业项目、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中锻炼。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综合运用巡视巡察、集中教育、民主生活会以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督导,多渠道、多维度考察识别干部政治素质。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注重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大干部“下”的力度,对那些作风漂浮、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群众意见大的干部果断调整。扎实做好面向社会招录工作,改进公开遴选和公开调任,健全完善基层培养锻炼机制。持续加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完善新提拔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三级联审”机制。深入落实市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意见》,巩固“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清理成果,推进体检、年休假、加班补休等政策全面落实。更加科学有效组织集中换届,坚持以岗选人、人岗相适,突出抓好党政正职、专业干部和关键岗位配备,确保班子专业素养整体适应一个地方发展需要。
11.加强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精准引进现代农业、电商等急需人才,培养一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