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式选择题
二、判断式选择题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 )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央对( )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 )的新成果。A江泽民同志,干部培养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B“三个代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C“三个代表”,干部培养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A组织(人事)部门; B审计部门; C纪检机关(监察部门)。
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 )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A一个; B三个;C两个。
4( ),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A引咎辞职; B责令辞职; C自愿辞职。
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 )。 A五至十天 ; B七至十天; C七至十五天。
6《干部任用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 ),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 )的有力武器。 A基本规章,不正之风 ; B基本依据,腐败问题;C基本规章,腐败问题。
7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 )负责。 A考察材料; B考察对象;C考察工作。
8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 )同意。 A党委主要领导;B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C上级党委。
9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 )主持。其中对不同( )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A上级党委组织部门,部门; B本级党委,职务;C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职务。
10《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 )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 )、( )、( ),对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A优胜劣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B 公平竞争,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C监督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11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 )。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 ),作为考察对象。A推荐材料并署名,由组织推荐提名;B推荐材料,由组织推荐提名;C推荐材料并署名,由主要领导推荐提名。
12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 )。A由主管方和协管方共同负责;B完全由主管方进行;C由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13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 );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 );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 )。
A不上会,不讨论,不审批;B不上会,不上报,不审批;C不讨论,不上报,不审批。
14个别提拔任职,由( )或者( )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A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B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C本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
15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 )中选拔。A后备干部; B 年轻干部;C党政机关。
16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 ),注重考察工作实绩。A政治立场和工作表现; B德、能、勤、绩;C德、能、勤、绩、廉
17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 )前,( )或者( )前,应当充分酝酿。
A 考察,讨论决定,决定呈报;B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C民主推荐,讨论决定,决定呈报。
18公开选拔面向( )进行,竞争上岗在( )内部进行。A社会,本单位或者本系统;B 本系统,本单位;C社会,本单位。
19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与协管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 )协调,副职的任免由( )决定。A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管方;B 上级党委,主管方;C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管方。
20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做到坚持( )不动摇,执行( )不走样,履行( )不变通,遵守( )不放松。
A原则,标准,程序,纪律;B 标准,原则,程序,纪律;C原则,程序,标准,纪律。
21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 )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 )表决。A上级党委常委会,举手;B上级党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C本级党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
22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征求协管方意见一般采用( )进行。A 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C电话形式。
23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 )、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 )材料。
A 干部任免审批表,民主推荐; B 干部个人总结材料,民主推荐;C干部任免审批表,表决情况。
24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 )。 A一年;B半年;C两年。
25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任职时间自( )之日起计算。A党委(党组)决定; B 主管领导签发任职通知;C公示期满。
26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以本级党委名义向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交( ),介绍所推荐人选的有关情况,说明( )。
A推荐书,被推荐人的德才表现;B 推荐书,被推荐人的优缺点;C推荐书,推荐理由。
27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 )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
2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 )提出考察对象。A 组织推荐;B 党委主要领导;C 民主推荐
29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在( )讨论决定后,由政府任命。 A人大常委会; B党委;C党委组织部门。
30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 )的,必须交流。党政机关内设机构( )以上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应当进行交流或者轮岗。
A 十年,司局级;B 十年,处级;C 八年,处级。
31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 )任职。 A出生地 B成长地 C祖居地
3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原则和依法办事原则。A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民主集中制;B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民主集中制;C任人唯能、唯才是举,民主集中制。
33聘任制领导职务的每一个聘任期不超过( ),可以连续聘任。 A五年; B三年;C六年。
34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 )、( )或者( )等方式进行表决。A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B 口头表决,鼓掌通过,无记名投票;C 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投票表决。
35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 )推荐。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 )中的代表人物参加。A差额定向,无党派人士; B全额定向,无党派人士; C全额定向,社会团体
36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 )、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A 三分之二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37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 )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对( )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A干部管理权限,主要责任人;B干部管理权限,相关责任人;C分级管理原则,主要责任人
38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自觉接受( )监督和( )监督。A党内,群众 B组织,群众 C组织,舆论
39《干部任用条例》对工作部门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办事机构、派出机构以及其他( )。 A内设机构 B事业单位 C直属机构
40党政机关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实行( )。A 用期制度;B 前公示制度;C聘任制。
41领导班子换届,由( )根据( )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经与( )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A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本级党委常委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B上级党委书记办公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本级党委常委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C本级党委主要领导,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本级党委常委会,上级党委主要领导。
42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 )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A与时俱进,主动; B继往开来,大胆; C与时俱进,卓有成效。
43民主推荐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由本部门的领导成员、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参加。A直属单位领导成员; B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C直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44要努力健全监督体系,做到党内监督与( )、群众监督、( )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A 党外监督,法律监督;B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C党外监督,舆论监督。
45凡本地区、本部门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