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X区政协委员队伍现状及主体作用发挥情况
1.实施“两联访”工作机制
2.实施提案办理“三全”工作机制
3.实施“积分制”考核机制
二、政协委员在发挥主体作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委员身份的特殊性
2.个别委员能力素质不够
3.个别提案办理效果不佳
4.现行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意见建议
1.严格条件和程序
2.加强学习培训
3.健全考核机制
4.拓展工作平台
5.加大舆论宣传
6.强化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承担着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独特作用。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的工作主体,政协履职的质量高低,作用大小和工作的成效以及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情况。下面,笔者结合XX区政协工作实践,就如何充分有效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初陈浅见,仅供商榷。
一、XX区政协委员队伍现状及主体作用发挥情况
XX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共有政协委员XX名,其中,中共委员XX人,占比XX%;本科(含)以上学历委员XX人,占比XX%;55岁以下委员XX人,占比XX%。设置界别XX个,政协联络站XX个。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XX名,其中主席XX名,副主席XX名,秘书长XX名,中共常委XX人,占比XX%。
近年来,XX区政协坚持以履职为民为根本宗旨,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主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创新并持续开展“两联访”工作机制、提案办理“三全”工作机制及委员履职“积分制”考核机制,提升了XX政协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促进了委员主体作用发挥。
1.实施“两联访”工作机制,为委员更好履职提供平台。“两联访”是指:主席会议成员和常委联系访问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联系访问人民群众。一是着眼委员主体作用,产生“一联访”。2011年X月,XX区第八届政协换届伊始,主席会议即围绕“政协工作如何创新发展”“如何突出委员主体作用”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在省“三万”活动启发下,决定先问计委员,于是出台了《关于开展区政协主席、副主席、政协常委下基层访委员活动的实施意见》(即“一联访”)。集中十余天时间,深入委员企业和委员所在单位、村、社区,收集基层对区委区政府及区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走访委员收到较好效果。二是着眼民生民意,催生“两联访”。通过“一联访”发现委员与群众的联系缺乏平台,于是在2012年X月和X月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常委联系访问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联系访问群众即“两联访”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区政协委员进驻社区(村)建立活动小组的通知》,把全区177名政协委员划分为39个委员活动小组派驻X个社区(村)和一个工业园区,区政协统一组织与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党政组织对接进驻,2017年,九届区政协又进一步完善“两联访”活动制度,加强联系党派和界别群众的安排。各活动小组深入社区(村)等基层单位,访民情、察民意、呼民声、解民困,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履职成效得到提升。三是建立委员社情民意联络站,深化“两联访”活动。2018年,区政协在XX社区挂牌成立首个“区政协委员驻社区联络站”,公开委员身份,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以“民意随时传达、民情快速反映、民生及时解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收集社情民意,参与社区议事决策,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使“两联访”活动进一步深化。目前,已建立委员社情民意联络站X个。2019年,政协委员深入社区(村)界别(企业)X余人次,联系访问基层干部群众X余人,收集社情民意X条,提交提案X件,协商解决实际问题X件,捐款捐物X万元,救助困难群众X人次。
2.实施提案办理“三全”工作机制,推动提案快速高效办理。近年来,区政协在提案协商督办中,实行“全员督办、全程督办、全部督办”的“三全”工作机制,以全员督办聚合力,以全程督办提质量,以全部督办促实效,提案办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推行大员督办。实行区委常委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二是以全员督办聚合力。实行政协党组成员、主席会议成员、专门委员会主任全员参与提案督办。三是以全程督办提质量。在督办过程中,不仅注重办理结果,对办理过程也全程关注,认真抓好从提案分办到提案办结的全过程。四是以全部督办促实效。对每一件提案,都明确牵头协商督办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确保提案办理质量和进度。
3.实施“积分制”考核机制,为委员主动履职提供动力。“积分制”考核机制,就是对委员履职进行量化考评,构建起对委员激励为主、约束为辅相结合的考核管理机制。制定《政协XX区委员会委员、常委履职规定》《政协XX区委员会委员履职考评细则》,每年12月下旬按照委员自评打分、基层单位根据委员自评和平时记录情况进行鉴定、委员所在专委会依据委员履职情况和鉴定意见进行审核、委员履职考核领导小组评审、政协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对委员评分情况逐一审定、政协常委会协商通过的“六步评分法”对委员履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考评结果通报给全体委员,同时报送区委组织、统战部门和委员所在单位,作为政协评先表彰和劝退辞退及换届时推荐留任委员的重要依据。委员们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履职主动性显著增强,社会形象大大提升。
二、政协委员在发挥主体作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区政协在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方面主动开展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委员身份的特殊性,加大了管理难度。政协委员多为本单位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其工作和生活均在本单位,参加政协活动除一年一度的全体会议和委员培训会议外,主要是以专委会或委员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一年内除集中几次外,平时联系较少。虽然搭建了“两联访”及“社情民意联络站”工作平台,对委员年度工作也实施了积分制考评,但具体落实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部分委员参政议政意识较差,当一届委员不发一句言、不写一份提案、不反映一条社情民意的不乏其人,个别委员甚至把参加政协会议和相关活动当成一种负担,依然存在“年度委员”“开会委员”或“名誉委员”的现象。由于政协党组在委员协商产生过程中没有参与,对委员个人情况了解不够,在管理过程中缺乏针对措施。
2.个别委员能力素质不够,影响了作用发挥。有的委员不钻研政协业务知识、行业政策法规,缺乏了解收集社情民意方式方法,对群众真实情况、所思所想掌握不够清楚,调研理不出头绪,发言说不到点上,导致不会建言;有的委员只关注自己工作和生活圈子,只为自己利益有关的事项建言,不愿意为群众利益发声;有的委员不深入所代表的界别了解情况,不愿意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导致提案质量不高,意见建议可操作性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