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类比法”
一、高校要唱好爱国向党的“主旋律”
二、高校要唱好大胆创新的“进行曲”
三、高校要唱好包容平等的“交响乐”
四、高校要唱好厚德尚礼的“咏叹调”
一、前紧后松
二、高开低走
三、避实就虚
四、喜新厌旧
二、巧用“辩证法”
一、坚持“纲与目”相统一
二、坚持“点与面”相结合
三、坚持“软与硬”相协调
一、办学定位偏差
二、人才资源匮乏
三、师资力量不足
四、学科建设迟缓
五、研发水平滞后
三、巧用“串珠法”
一、在“历史”上发力
二、在“交流”上发力
三、在“协商”上发力
一、读懂“大战略”
二、读懂“大机遇”
三、读懂“大合作”
四、巧用“数字法”
一、在总体认识上强化“三个意识”
二、在总体运筹上抓住“三个环节”
三、在维权布局上紧扣“三个方向”
四、在斗争准备上强化“三大实力”
一、形成一种献身事业的价值追求
二、倡导一种爱企如家的共同理念
三、培育一种扶正祛邪的新风正气
四、养成一种谦谦君子的良好修养
五、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内部氛围
谈谈公文写作如何打造闪亮的观点
所谓眉目,就是观点。观点是公文的眼睛,也是精华所在。我们常常讲,“眼好一半文”。观点好了,文章就好了一半。不同的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列队、就位,就精彩了文题、撑起了主题、支起了架构、靓丽了文章。就好像见到了“神仙姐姐”,最美的一定是眼睛,明眸善睐,摄人心魄。
记得春晚上有个小品,《汇报咏叹调》,一位主任去县里开会,中途开溜。回来后,经理让他传达会议精神,只好胡编,说会议强调了五点:一是提高认识、强化意识,二是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三是发动群众、做好宣传,四是持之以恒、环环紧扣,五是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经理不信,一核实,都对!这个小品,讽刺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议材料万能八条、千篇一律,观点都是搞“大路货”。这样不行。
打造好的观点,就要善于出思想、出精华、出特色,让观点更加具象、更加睿智、更加整齐、更加干炼。这里和大家交流四种方法。
一、巧用“类比法”,让观点更“具象”
类比法,就是打比方、作比喻。“一个比喻胜过一打道理”。如果文章要传达的信息,比较深奥、复杂,直接说太枯燥,就可以迂回一下,借用“他山之石”来类比。
这就类似文学上的“通感”修辞手法。朱自清《荷塘月色》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就是嗅觉与听觉的贯通,荷花的清香、渺茫的歌声,贯通起来,让人可以调动生活经验,类比联想,感受意境。
「案例1」曾经阅研过一篇阐述高校如何践行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文章,标题为《首都高校践行“北京精神”要唱好“四重奏”》,四个观点非常精彩:
一、高校要唱好爱国向党的“主旋律”。(对应北京精神之“爱国”)
二、高校要唱好大胆创新的“进行曲”。(对应北京精神之“创新”)
三、高校要唱好包容平等的“交响乐”。(对应北京精神之“包容”)
四、高校要唱好厚德尚礼的“咏叹调”。(对应北京精神之“厚德”)
就是用音乐来类比。爱国,调子必须是高昂的,就是“主旋律”;创新,永远在路上,永无止境,就是“进行曲”;包容,吹拉弹唱,各奏各调,就是“交响乐”;厚德,厚重的积淀和底蕴,就是“咏叹调”。这样的物理组合,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非常新颖、贴切。
「案例2」有篇研究某领域科研管理的文章,对管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用四个专业术语来类比,分别是:
一、前紧后松。大意是:乙方一开始不顾一切争项目、揽合同;一旦合同到手,就开始放松管理、放慢节奏,什么时候做完,甲方就只能什么时候要。
二、高开低走。大意是:乙方在争取项目时,不管自身情况如何,盲目追求高指标,来打动甲方;研制开始后,只能降低指标要求来保证进度。
三、避实就虚。大意是:产品的某些指标写得清清楚楚,这是“实”;但研制时常常通过搞变通的方法,来“实现”或“达到”,看似满足了,实际上没够到。
四、喜新厌旧。大意是:研制时片面追求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导致研制过程中问题不断、费用增加、进展缓慢,产品可靠性受到影响、带来隐患。
这四个观点,前紧后松,这是谈判术语、谈判策略;高开低走,这是股市术语;避实就虚,这是军事术语;喜新厌旧,一般用在爱情上。移植到了科研管理上,就点出了问题,非常形象、生动,也很犀利。
二、巧用“辩证法”,让观点更“睿智”
哲学是让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上的辩证法,比如,矛盾论、重点论、两点论,这种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在公文里,特别是用在观点上,那就有了“哲学”的元素,有了“睿智”的成色。实际上,万事万物的机理,归结到哲学上,用辩证法来解读,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通用。但要注意,不能大而化之,要向下打开。
「案例3」某集团公司的年度工作要点部署会,先是发布集团工作要点,然后集团领导讲话,这样提落实要求,三个观点:
一、坚持“纲与目”相统一,就是要吃透要点、按图行进。大意:要点就是行动纲领,就是作战地图。要增强对要点的理解力执行力,细化分解,列出清单,用专业的能力、创新的勇气、坚决的态度,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坚持“点与面”相结合,就是要对准聚焦、突破带动。大意:要防止四面出击打散弹,聚焦三个重点来突破:一是用“高质量”赢得市场;二是用“大收入”布局产业;三是用“轻资产”优化结构,以此带动集团整体发展。
三、坚持“软与硬”相协调,就是要放眼长远、深根厚植。大意:要在抓好集团“硬实力”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和抓好集团战略、文化和作风等“软实力”建设,夯实决定未来发展格局和竞争态势的“隐性力量”。
就是摆出“纲与目”“点与面”“软与硬”,三个对立统一的关系,用三个“就是要”来承接,落实工作要点的各项要求,都在这三个框架下,各归各位。这样,讲话材料就有了思想、有了深度。
「案例4」近期参与研究某高校调研报告材料,主题是高校内涵式发展存在的几大问题,经讨论后观点这样表述:
一、办学定位偏差,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