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持续夯实学校党建基础
3.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创新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
5.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6.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7.抓好学校体育美育
8.做强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三、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9.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10.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11.推进职业教育培优创新
12.推进高等教育提质扩量发展
13.推进终身教育拓展服务资源供给
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14.开展学校管理规范提升年活动
15.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16.打造全省高质量产教融合标杆
17.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五、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
1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9.优化教师队伍管理
20.做好教师补充配备
21.强化教师教育
六、夯实教育改革发展基础保障
22.强化教育投入保障水平
23.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24.抓好学校疫情防控
25.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七、持续加强领导小组自身建设
26.建设勤政高效领导小组
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重点工作要点
2023年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工作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发挥教育系统平台、学科、人才优势,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系化研究阐释,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好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2.持续夯实学校党建基础。深入贯彻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党委换届工作。推进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序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民办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完善党建督导考核机制,加大党建检查力度。实施教师思想政治引领专项行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抓好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学术科研骨干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务工作者培训,统筹配备党务工作力量。加强党建品牌建设。
3.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三不腐”。抓好直属党组织党委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述责述廉评议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开展高校重点领域廉政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健全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二、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创新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深入落实《关于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广泛宣传解读,加强理论研究阐释,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协同育人的立德树人新机制。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弘扬黄河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国防教育进校园工作。推动法治教育,加强生态文明和粮食安全教育。
5.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引领专项行动,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持续优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结构。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6.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举行“课堂教学改革之旅”系列活动。申报省级作业改革试验区。加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研究培训,开展小学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行动,启动初中学科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加强高中奥赛强基工作,开展全市高中学科基地评选活动。做好第二批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评选工作,突出抓好师生阅读,开展“写好字、唱好歌、读好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实施中小学实验教学达标行动。做好全市初中实验操作考试工作。
7.抓好学校体育美育。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意见》。严格课程刚性化管理,坚决制止挤占体育美育课程行为。上好每一节体育美育课,广泛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美育活动,做到“人人有项、校校有队、月月有赛”。出台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市幼儿体育研究示范基地。建设30个中小学(幼儿园)优秀体育教师工作室。加强体教融合,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工作,开展全市中小学游泳教学研究推广试点工作。建设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优秀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对体育专项特色高中学校进行评估。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各项目联赛。全面深化美育课堂教学改革,强化美育教科研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组织开展好市县校三级艺术展演活动,建设好高水平学生艺术团。落实好美育评价改革要求,做好艺术进中考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市级艺术特色校的复核评估。
8.做强劳动教育特色品牌。推进“1+1+X”劳动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开展第二批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校评选,举行第八届中小学生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修订市级研学实践基地营地管理办法,更新“**实践基地电子版图”。举办劳动教育示范校建设工作现场会。
三、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9.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扩充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新建公办幼儿园13处,新增公办学位10000个,公办率提升到70%,普惠率保持在94%以上。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落实《**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规范》,实施《**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动态监管机制,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10.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大城区义务教育学位资源供给,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名校、强校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发展。深化强科培优和县中振兴行动。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落实“公民同招”、民办学校随机派位招生。推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深化巩固“双减”成果,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持续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治理,引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规范发展。
11.推进职业教育培优创新。充分发挥**市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深入推进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支持有条件的区市争创职业教育成效明显的区市。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进国家“双高计划”、省优质高职院校、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专业群和特色化专业的项目建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工作。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申报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本科教育衔接培养。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推广理实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通、衔接、配合。推进职普融通,加强职教高考研究与指。积极承办国家、省级技能大赛。组织全市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统考。
12.推进高等教育提质扩量发展。积极帮助驻烟高校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十四五”期间高校更名、升格、新设、筹设、转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