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厕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1
二、社区(居民楼院)清洁消毒操作规范1
三、服务窗口及办公楼房等公共场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2
四、其他公共场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3
五、公共交通工具清洁消毒操作规范4
六、农贸市场消毒操作规范5
七、垃圾中转站消毒操作规范5
八、垃圾容器(果皮箱、垃圾桶箱、垃圾转运车)消毒操作规范6
一、公共厕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全天24小时开启通风窗
2.开放前
3.有条件的在洗手池处
4.公共接触部位
5.便池及其周边用含氯500mg/L消毒剂进行消毒
6.使用其他消毒剂请参阅说明书
7.消毒人员操作时
二、社区(居民楼院)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社区保持环境清洁
2.出入口登记处公共使用物品一用一消毒
3.社区公共使用物品及公共接触部位
4.电梯按键等易腐蚀部位
5.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居民庭院
6.疑似或确诊病例产生的生活垃圾
7.社区使用的其他种类消毒剂
8.消毒人员操作时
三、服务窗口及办公楼房等公共场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加强门窗通风换气
2.广场、绿地、室外道路等场所不必消毒
3.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室外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4.通风不良环境(如会议室、密闭空间等)的空气消毒
5.使用紫外线消毒
6.公共接触物品
7.公共接触的物体表面
8.电梯按键等易腐蚀部位
9.消毒人员操作时
四、其他公共场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及时清扫保洁
2.加强门窗通风换气
3.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
4.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6.人流密集、流动性大且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影院、网吧、KTV等)要定期通风、开窗或使用排气扇换气
7.每天使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地面、桌椅、电脑键盘、鼠标、麦克风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进行消毒
8.公共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窗口台面、桌椅、电脑键盘等
9.电梯按键等易腐蚀部位
10.消毒人员作业时
五、公共交通工具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司乘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2.非空调车的车窗应尽量打开
3.密闭的空调车要开启换气扇及空调新风装置
4.保持车站、公共交通工具车厢卫生整洁
5.增加车站、车厢内清洁消毒频次
6.根据疾病流行强度
7.方向盘、仪表盘等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8.消毒人员操作时
六、农贸市场消毒操作规范
1.加强通风换气
2.进行湿式清扫
3.禁止销售活禽及野生动物
4.下水道每天至少清理一次
5.有条件的公共厕所在洗手池处配备洗手液及干纸巾
6.公共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水龙头、纸巾盒、坐便器等要保持清洁
7.便池及其周边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消毒
8.使用其他消毒剂请参阅说明书
9.消毒人员操作时
七、垃圾中转站消毒操作规范
1.加强通风换气
2.进行湿式清扫
3.下水道每次转运后清洗2~4次
4.公共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水龙头、作业工具等
5.箱体及其周边每日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消毒2-4次
6.使用其他消毒剂请参阅说明书
7.消毒人员操作时
八、垃圾容器(果皮箱、垃圾桶箱、垃圾转运车)消毒操作规范
1.垃圾容器每日清洗1~2次
2.公共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桶盖等要保持清洁
3.使用其他消毒剂请参阅说明书
4.消毒人员操作时
一、含氯消毒剂
1.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
2.有效氯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
3.含氯消毒剂特点
二、选用含氯消毒剂的基本原则
三、常见含氯消毒剂
1.什么是84消毒液
2.84消毒液的特点
3.常见84消毒产品的临床实际操作临床实际操作以及在销售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4.常见消毒片
××市公共场所清洁消毒规范
目录
一、公共厕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
二、社区(居民楼院)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1
三、服务窗口及办公楼房等公共场所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2
五、公共交通工具清洁消毒操作规范 4
六、农贸市场消毒操作规范 5
七、垃圾中转站消毒操作规范 5
八、垃圾容器(果皮箱、垃圾桶箱、垃圾转运车)消毒操作规范 6
1.全天24小时开启通风窗,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空气流通。
2.开放前,进行湿式清扫,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
3.有条件的在洗手池处,配备洗手液及干纸巾。
4.公共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水龙头、纸巾盒、坐便器等,保持清洁,每日用含氯250-500mg/L消毒剂消毒2-4次。
5.便池及其周边用含氯500mg/L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日2-4次。
6.使用其他消毒剂请参阅说明书,按照预防性消毒剂量操作。
7.消毒人员操作时,要戴口罩,皮肤不得暴露,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1.社区保持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容器及时清洗,不得有残存垃圾,不得外溢。
2.出入口登记处公共使用物品一用一消毒,可用含氯250mg/L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
3.社区公共使用物品及公共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保持清洁,每日用含氯250-500mg/L消毒剂消毒2-4次,确保外观无污渍。
4.电梯按键等易腐蚀部位,可用75%酒精消毒,或用含氯25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去消毒剂。每日2-4次。
5.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居民庭院,相关楼栋产生的垃圾运输前,要由疾控中心专业消毒队用含氯500-1000mg/L消毒剂喷洒消毒。
6.疑似或确诊病例产生的生活垃圾,在疾控中心终末消毒时,按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7.社区使用的其他种类消毒剂,请参阅使用说明书操作。
8.消毒人员操作时,要戴口罩,皮肤不得暴露,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1.加强门窗通风换气,中央空调要启用新风系统。
2.广场、绿地、室外道路等场所不必消毒。若有明显痰渍或其它污染才需消毒处理。
3.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室外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4.通风不良环境(如会议室、密闭空间等)的空气消毒,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5.使用紫外线消毒,10平方米安装一支30W紫外线灯管,悬挂高度2-2.5m。开启紫外线灯时,室内不得有人,消毒30~60分钟,消毒后要开启门窗通风10分钟左右。
6.公共接触物品,如水笔、胶管等,一用一消毒,可用含氯250mg/L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
7.公共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窗口台面、桌椅、电脑键盘等,用含氯250-500mg/L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日2-4次。
8.电梯按键等易腐蚀部位,要用75%酒精消毒,或含氯25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去消毒剂。每日2-4次。
9.消毒人员操作时,要戴口罩,皮肤不得暴露,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1.及时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容器每日清洗,保持干净整洁。
2.加强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
3.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通风换气。
4.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按照公共厕所消毒规范实施消毒。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避免不必要的室内群体聚集性活动。
6.人流密集、流动性大且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影院、网吧、KTV等)要定期通风、开窗或使用排气扇换气。
7.每天使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地面、桌椅、电脑键盘、鼠标、麦克风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进行消毒。公共接触物品如水笔等一用一消毒,可用含氯250mg/L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
8.公共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窗口台面、桌椅、电脑键盘等,每日用含氯250-500mg/L消毒剂消毒2-4次。
9.电梯按键等易腐蚀部位,要用75%酒精或含250mg/L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去消毒剂。每日2-4次。
10.消毒人员作业时,要戴口罩,皮肤不得暴露,做好个人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