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体系
二、抓管理
三、抓载体
四、抓引领
X县X地处县城中心,辖X个社区、X个行政村,户籍人口X万人,常住人口X万。共有基层党组织X个、党员X名。辖区内有机关事业单位X个,党员X名。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城市党建的部署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四抓四促”,持续大抓城市党建,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和城市发展上台阶、提水平。
一、抓体系,促工作合力“最大化”
从四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城市党建,凝聚齐抓共管的最大合力。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将辖区的66个机关事业单位、24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统一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根据街道楼宇小区实际,成立网格单元党小组48个,建立文化宣传、法律维权、书画棋艺等功能党小组52个,形成了纵向到网格、横向到党员的组织体系。
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体系,形成党委书记牵头抓总、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组织协调、党委成员分工负责、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落实、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的责任体系。全面推行抓党建责任纪实制度,夯实责任促进层层落实。
三是健全制度体系。健全述职评议、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季度点评、考核督查、党建联系点等制度,构建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评管理,齐抓共管、互动共促的制度体系。紧抓社区干部这一关键,实行专心、专职、专人、专责“四专”管理和“三考两评”,将党建考核成绩提高到30%,把抓党建工作实绩与绩效工资挂钩,激发社区干部工作热情。
四是健全保障体系。建立县财政预算、县管党费以奖代补、街道党委年度列支、辖区单位投入、社会赞助为一体的城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为每个社区预算10万元工作经费,县管党费每年对社区奖补X万元党建经费,街道党委每年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X万元。近三年,累计投入X多万元用于社区“三有一化”建设,辖区X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标,100%建成“一厅式”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
二、抓管理,促基层治理“精细化”
面对城市基层党建管理对象“多、杂、乱”的情况,推行网格化管理,促进区域统筹、共驻共建。
一是对楼宇小区实行网格管理。把X个社区划分为X个网格单元,在每个网格单元落实管理员、信息员、协管员。先后投入X余万元建成社区网格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依托网格员手机终端,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线式”综合信息服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67件,排查安全隐患X个,服务居民X余人次。
二是对驻区单位实行项目管理。在街道党委统筹协调下,组织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责任书,按月制定计划,明确驻区单位在社区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城市管理等方面职责和任务,并将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定期反馈上级主管部门,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共驻共建制度化、长效化。去年以来,驻区单位累计投入X余万元,支持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消费维权知识讲座、文艺汇演、居民运动会等活动X余场次、X余人,融洽了邻里关系、增进了社区和谐。
三是对社区党员实行精细管理。将社区党员分骨干、普通、流动、在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5大类,分层建立台账,分类施策管理,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实效性,经验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刊载宣传。同时,依托党员微信群、党员Q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