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流通体系建设
1、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2、促进商贸服务业扩容提质
3、推动电商产业链集聚
4、优化城乡流通网络布局
5、保障市场稳定
二、壮大主体培植业态
6、积极拓展国际大市场
7、稳步扩大进口规模
8、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质效
9、培育壮大主体队伍
10、推动服务贸易促稳提效
三、提升服务强化招引
11、实施外资优化提升专项行动
12、完善外资招引工作机制
13、高水平办好重大经贸活动
14、优化提升外资企业服务水平
四、拓展空间集聚要素
15、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16、持续加大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力度
17、加快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五、建强平台提升载体
18、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19、提升开发区平台承载能力
20、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开放战略
21、持续扩大综保区平台功能
22、优化完善开发区发展规划
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23、持续强化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24、纵深推进作风建设
25、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
商务局2023年商务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首战之年,也是我市实现“**”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起步之年,做好商务工作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更好统筹商务领域发展和安全,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落实好省市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全市商务领域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健全城乡内贸流通体系,建强对外开放主阵地,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扎实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各项工作,积极践行“三提三争”,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扛起商务责任、展现商务作为、贡献商务力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消费稳定提质扩容,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
一、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1、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消费提振年”工作要求,办好“*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探索“政府+市场”“金融+消费”相结合促消费路径,不断完善促消费政策,拓展消费券使用领域、场景、方式,全年举办*场以上促消费活动。大力提振批零住餐等接触型消费,积极培育挖掘潜力企业,做到成熟一批、纳统一批,对于获得的省级扩大限额以上企业规模奖励,重点激励对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带动作用突出的区县,支持其开展促消费工作。(责任领导:*x;责任科室:商贸运行科)
2、促进商贸服务业扩容提质。引导家政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办好第五届全省诚信家政进社区惠民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用好“互联网+家政”信用平台。推动餐饮绿色健康发展,力争再创建一批“绿色饭店”。着力推进会展业恢复发展,办好啤酒节等我市重点展会活动。完善老字号梯次培育,成立市级老字号协会,认定首批市级老字号,发挥*古商城省级老字号集聚区作用,形成老字号沉浸式体验区,引导老字号特色产品和服务集聚。(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服务贸易科)
3、推动电商产业链集聚。指导各区县盘活闲散资源,立足产业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建设一体化电商园区。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平台、电商企业、MCN机构。定期举办直播供应链商企对接会,举办“*好品”*特色电商节、*“双十一”、金秋“双节”直播周等直播活动,力争全年促消费活动超过*场。强化直播电商集聚,加强电商供应链培育,力争年度新增x个省级电子商务直播基地与供应链基地。推动各区县打造电商村、电商镇,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带动农民增收、服务乡村振兴。(责任领导:*;责任科室:电子商务科)
4、优化城乡流通网络布局。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大型连锁商贸流通企业为依托,引导商贸流通龙头企业下沉资源,加快乡镇网络布局。高标准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力争年内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达到25个。加快商圈智慧化改造进程,指导大型商业综合体、步行街等商圈补齐各类智慧化软硬件设施,力争入选第二批省级智慧商圈试点。推动零售业创新发展,促进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支持流通基础好、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区县积极申报*省现代流通强县,力争2023年有x个区县入选。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居民小区、行政村设置回收网点,力争布点数量累计突破**处。推动“无废商场”创建活动。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体系,促进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规范化发展。(责任领导:*x;责任科室:流通业发展科)
5、保障市场稳定。抓好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开展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对相关人员和企业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加强成品油流通监管,严格成品油流通领域市场准入,持续开展成品油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和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健全应急保供反应机制,做好生活必需品、涉疫药品物资等市场保供工作。(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流通业发展科、商贸运行科、安全生产办公室、商务综合执法支队)
二、壮大主体培植业态,推动对外贸易稳规模优结构
6、积极拓展国际大市场。深耕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份额,重点拓展“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落实好省厅“百展计划”,聚焦纺织、机电、轻工、医药、化工等行业展会,制定*市2023年境外展会市场开拓计划,年内组织市场开拓活动*场以上。做好外贸企业信息服务,与信息咨询企业合作,为全市外贸企业提供供求关系、价格产能等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开展国际业务。(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对外贸易发展科)
7、稳步扩大进口规模。落实中央、省进口鼓励政策,指导企业用好进口贴息,加快关键技术、重要设备和零部件进口。推进张店区省级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建设。利用*综保区**保税进口开通契机,招引消费品零售进口企业,扩大消费品进口。用足用好原油进口配额,巩固和扩大冻肉、铝矿砂、纸浆等大宗商品进口规模,助力产业链延伸和健康发展。(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对外贸易发展科)
8、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质效。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上线全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落实好跨境电商发展政策。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引和建设,力争年内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x家以上。加快公共海外仓、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孵化机构培育,力争新增x家以上省级跨境电商主体。组织企业参加省跨境电商生态大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等重点跨境电商活动。与省跨境电商协会联合在我市举办“跨境电商+纺织丝绸产业带(周村站)”活动。(责任领导:霍强;责任科室:对外贸易发展科)
9、培育壮大主体队伍。实施千企贸易成长计划,抓好“基本盘、增长点、新开壶、数据外流”企业x张清单,稳住全市外贸大局。深入开展外贸企业供应链调研,依托*建发、大龙网等已落地平台拉动本地企业数据回流。实施“外贸政策进千企”行动,开展外贸政策大讲堂系列活动。继续扩大省级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覆盖面。积极推广“鲁贸贷”“进口贷”“汇率避险增信服务”“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等金融政策,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贸易摩擦救济和贸易调整援助机制。(责任领导:殷启迪、霍强;责任科室:对外贸易发展科、财务科)
10、推动服务贸易促稳提效。培育壮大服务贸易主体,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引导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扩大技术贸易规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大阪展、服贸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推动特色传统文化走出去,从增加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认定基地设计研发中心、带动陶琉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入手,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力争年内新增x-x家国家、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服务贸易科)
三、提升服务强化招引,推动实际使用外资促稳提质
11、实施外资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加大制造业利用外资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招引一批“量质双优”的外资项目。深挖国资平台境外投融资潜力,鼓励引导国有企业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出台QFLP试点办法,突破资本招商瓶颈,鼓励引导优质企业境外上市,培育利用外资新增量。盘活用好现有资源,引导现有外资企业、“走出去”企业积极引进外资。(责任领导:殷启迪、田珂成;责任科室:外国投资管理科、外商投资促进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