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自当扶摇上
二、莫道春光难揽取
三、总有人间一两风
一、“眼睛向下”
二、“脚步向下”
三、“身子向下”
选调生驻村感悟1
2022年秋,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上了前往**村的征程,成为一名光荣的基层选调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以“学、宣、干”为指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青年干部的初心与使命。
“学”字为先,磨砺自我。基层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我们用谦卑的态度去翻阅。初来乍到,方言障碍、业务不熟曾让我倍感挑战。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白天,我跟随经验丰富的村干部穿梭于乡间小道,倾听村民的心声,学习处理事务的方法;夜晚,则埋头于各类政策文件,力求将每一项惠民政策了然于胸。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服务群众的路上行稳致远。
“宣”字为桥,传递温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宣传集团的政策,是连接集团与客户的桥梁。我深知,每一项政策的背后,都是集团和客户的深情厚谊。因此,我致力于做一名合格的“翻译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低保评定、养老保险等政策娓娓道来。通过一次次的走访、一场场的座谈会,我将政策的温度送到了每一位村民的心中,让集团的声音在田间地头回响,架起了集团与客户之间的“连心桥”。
“干”字为实,践行为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唯有实干才能赢得民心。面对**组饮水难题,我不畏艰难,与村支“两委”并肩作战,成功修复饮水设施,确保了村民饮水安全。针对**村就业难题,我积极调研,推动藤椅编织工厂的建立,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工作机会。这些看似平凡的努力,却赢得了村民的真心赞许,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光荏苒,我在**村的每一天,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我坚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力量。扎根基层,服务客户,是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我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点亮未来,共同绘就集团产业振兴的美好画卷!
选调生驻村感悟2
见字如面,春日来信,感慨万分。2021年8月你去到“遍地黄花是金针”的坪地场乡,开启了在*村到村任职的日子。曾记你说,那里的黄花,含苞是菜,盛开是花,你成为了“小黄花”中的一员。古语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两年来,相信你一定在那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四季,领略了这片土地的魅力。作为挚友,真心为你感到开心,也唤起我无数的回忆。
一、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2021年7月,我们与无数毕业季的大学生一样,面临着“剑未佩妥,出门便已是江湖”的窘境,专业使命感使然,我们毅然选择回到各自家乡,而你以基层选调生的身份走进“机关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激荡起我们内心的涟漪,在校园里习以为常的教诲,现在成了你我深耕基层、躬身向下的精神慰藉和前行动力。黄花菜自第一年栽种之后,可持续收获12年左右,想想我们亦是如此,“向下”扎根的力量和“向上”生长的挺拔是最好的“成长密码”。基层广袤土地有太多“行走的榜样”,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或许从奔赴基层那一刻,就意味着步入了另一所大学,继续上好每一堂“课”,答好每一道“题”,读“有字之书”强思想,读“无字之书”强经验,才能走好新的赶考路。
二、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两年来,你曾因面对新角色不知所措而陷入迷茫,也曾因不接地气面对群众的问题哑口无言。你曾到脱贫户家中看望慰问将初心撒向希望的土壤,也曾在夜晚拖着疲惫身躯在山坳里细数万点星河,曾在傍晚的归乡路上追逐天边最后一缕霞光,也曾在疫情的疾风骤雨中踏浪前行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丝丝缕缕,不断积累,集结为成长之梯,凝聚成今日之你。我深知,基层是一本阅不尽的书,年轻的我们才刚刚踏上探索求知的道路,这片土地激励和鞭策了你,给了你莫大成长的勇气。第一次收发文件、第一次写材料、第一次入户走访、第一次参加群众会、第一次红色演讲、第一次接触党建工作……无数个第一次都是你基层工作的剪影。在这些“第一次”里,你体会到酸甜苦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本领,收获了感动,也真正体会到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的深刻内涵。
三、总有人间一两风,追你十万八千梦。“谢谢妹娃帮助,我申请的稳岗就业补贴已经到账了,现在政府的政策好呀,在外务工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妹,这是我晒的黄花菜,你看漂亮不,等下我给你装一些,拿回去给你家人尝尝。”“感谢姐姐分享经验,我一定会更加自律,努力上岸!”一位是常年在外务工的伯伯,一位是村里的孤寡奶奶,一位是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你说你好像明白了基层工作的意义,具体而微的基层治理,一仰一俯都是群众冷暖。你常常戏谑自己为“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人”,但看见你从一名基层小白,一名农业“文盲”,到能与老百姓促膝交流,对农时农事略知一二,这种将理想照进现实的真实感让我非常感动,或许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是枝叶关情的点滴。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最大的感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练好“内功”,才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你与x村的故事还未完结,与基层的故事仍在继续,愿不忘“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铮铮誓言,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
选调生驻村感悟3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我深知根对于植物的重要性,根状苗才好。2022年8月,我很荣幸成为一名选调生,并担任x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四季更迭,在日夜轮转中,我更加明白青年干部要以“向下”的姿态扎根基层,在基层沃土上拔节生长,根植“向上生长”的力量。
一、“眼睛向下”,在勤学中涵养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我身上还有些稚嫩的书生气,初到x村时,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面对未知的基层工作,面对“一问三不知”的窘迫,如何将“书生气”变为“泥土气”,是我遇到的重大挑战。我主动学习,虚心请教,向村干部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协助村干部处理日常事务,与群众交心谈心,熟悉村情民意,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逐渐进入“助理”的角色。在工作之余,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主动上网查询各种惠农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并结合x村实际情况,为家庭困难的群众给予政策帮扶。
二、“脚步向下”,在苦干中丈量为民情怀。“在其位,谋其事”是对基层选调生最基本的要求,群众的声音最真实,群众的盼望最质朴,群众的生活状况如何,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是我们基层干部要掌握的。到村任职以来,我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在助理岗位上苦干实干,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着力解决群众急事、难事、小事,在落实乡村振兴、民生医保、森林防火、平安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时勇挑重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2年9月,协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立x村老年活动中心,含有文化广场、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农村书屋藏书300余册,为村里的老人小孩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去处,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看到群众们笑脸的那刻,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含义,把身子沉下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用真抓实干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三、“身子向下”,在担当中激扬青春力量。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22年9月,村党支部因党员数量相对较少,党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整体年龄偏大等因素被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作为村党支部最年轻的党员,我充分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