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
2.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3.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3
4.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4
5.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
一、加大“打”的力度
二、增强“防”的主动
三、突出“管”的精准
四、把牢“控”的关口
一、紧盯主责主业
二、健全制度机制
三、坚持系统集成
一、加强统筹谋划
二、突出实战实效
三、坚持“三轮驱动”
一、健全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机制
二、健全对政法单位的监督、支持、保障机制
三、健全对政法工作的统筹、协调、落地机制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二、以机制建设为牵引
三、以基础建设为支撑
四、以体系建设为重点
五、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5篇)
目录
1.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
2.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3.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3
4.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4
5.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
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
**省委政法委牵头建立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将成员单位由59个扩增到74个,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动性,提升“打防管控”整体合力。
一、加大“打”的力度,形成强大震慑。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动,开展全省涉黑涉恶线索“清零”、案件“清结”、行业“清源”专项行动,2024年新打掉涉黑涉恶犯罪组织12个。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和护航冰雪旅游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涉枪涉爆、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电信网络诈骗和“盗抢骗” “黄赌毒” “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增强“防”的主动,源头化解矛盾。建立平安建设季调度、涉稳风险半月会商研判等机制,定期分析风险形势,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在重要敏感节点实行“日调度、日研判、日报告”特别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维稳安保工作;对问题突出的地区、单位,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坚持起底排查、台账管理、实时监测,妥善处置重大风险,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突出“管”的精准,及时消除隐患。推动建立省级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加强全省精神障碍患者精准管理,将纳入医保范围的疾病类型由1种增至全部6种,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增强家庭监管主动意愿。建立全省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安置帮教对象衔接异常和“失联”人员“清零”专项行动,延伸帮扶措施,努力降低再犯罪风险。大力加强专门教育机制建设,目前全省13个市(地)专门教育委员会已全部成立。2024年,全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数和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1%和18.87%。
四、把牢“控”的关口,确保社会稳定。组织开展“六千里边关筑堡垒”警地党组织共创平安边境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违边违法行为,2024年,全省边境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15%、26%,实现“边稳内安”目标。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优化步巡、车巡、携犬巡等方式,加强“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确保“就近、就早、就小”处置突发案事件。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连年下降,群众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省委政法委以改革为引领,守正创新,在推进执法司法监督理念、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有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一、紧盯主责主业,全面更新监督工作理念。牢牢把握执法司法监督是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支持促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政法机关履职质效;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特殊的调查研究”,发现并推动解决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纪律作风和政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二、健全制度机制,全面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健全执法司法监督“1+N”制度体系,建立运行常态化、智能化、联动化机制,有力推进工作。一是三个常态化做实监督,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组建专班实体研判涉法涉诉信访件,精准评查、交办、督办,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司法惩戒,会同省法检三年来研判惩戒线索28条,依法规范精准惩戒法官、检察官14名;探索常态化专项检查工作机制,实行检查组、巡回指导组、复核专家组“三组共查”模式,推动被检查地方与检查组“同题共答”,通过约谈、实地督导等方式压实整改整治责任,依法纠错整改。二是一个平台强化数据赋能,持续加强跨部门办案平台建设应用,高效协同流转案件,建设执法司法监督管理平台,研发预警模型160个,通过预警发现和纠治一批突出问题。三是三个例会推动联动协同,建立执法司法重大事项由省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审议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执法司法监督3个工作例会,统筹协调、研究破解、督办落实相关重点工作、难点问题,推动信访部门联合出台全国首个涉政法信访事项分流处置办法。同时,注重用交办督办、专项检查、工作例会等方式,示范推动全省政法机关执法司法监督工作能力建设。
三、坚持系统集成,全面健全监督工作体系。将执法司法监督主动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大局,全面构建发现问题全覆盖、解决问题全链条,纠错纠偏、追责问责、警示教育、完善制度“四位一体”推进的监督工作体系,提升综合治理效能。实践中,突出了三个延伸:一是将监督触角从个案纠改延伸到类案整治,推动整治了醉驾、串通投标等重点案件以及立功、鉴定、中止审理等重点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将纠治方式从案的纠改延伸到人的查究及事的根治,纠改问题案件的同时,实行“人案双查”,推动“案事共治”,健全制度机制105项。三是将监督责任延伸到压实政法单位党组(党委)主体责任,对专项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由省政法单位进行全省通报,对问题突出的基层政法单位,由市级党委政法委开展政治督察,并通报当地组织部门和省政法单位。
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3
**政法机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跨部门大数据办案改革为牵引,纵深推进数字法治改革,有力赋能决策辅助智能化、风险预警精准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基层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一、加强统筹谋划,构建“系统+跑道”的体系架构。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政法智能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强化“统”的意识、健全“统”的机制。一是建立“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推进机制,着眼总体性、前瞻性、可行性,完善“1645”体系架构。“1”即一体化政法云、网、算力、数据、大模型基础平台,“6”即涵盖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的六大系统,“4”即平安稳定、执法司法、普法服务、制约监督四条跑道,“5”即制度、理论、标准、安全、保障五套体系。二是建成“平台+大脑”的数据底座,以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法数据平台为支撑,建设“法治大脑”,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政法数据、政务数据共享满足率达99.5%。三是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坚持统分结合,完善党委政法委统筹、政法各单位协同的工作体系。加强“政企学研”联动,与**大学、阿里云等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突出实战实效,打造管用好用的重大应用。强化“数字化改革逻辑起点是业务”理念,推动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一是赋能执法办案,**数字法院上升为全国法院“一张网”,率先落地“检察+”协同共治平台,深化“公安大脑”建设,迭代“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化应用,提升执法司法效能。二是赋能执法监督,建设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