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深悟透
二、对照检视
三、实干笃行
宣传部副部长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我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结合自己分管的精神文明建设、文艺文化和办公室工作,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个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深悟透,深刻领会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要在于领会其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并将其内化为推动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根本立场。书中反复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这项工作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民生改善和风尚培育。无论是文明城市创建,还是“XX好人”的评选,其核心要义都是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让文明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要求我的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
第二,在文艺文化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坚定文化自信”是核心要义。书中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XX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自信之源。做好文艺文化工作,不能满足于简单的“送文化”,更要致力于“种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XX的本土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作出更多能够展现XX风貌、彰显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这要求我们必须把牢文艺创作的正确导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讲好XX故事,传播好XX声音。
第三,在办公室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是履职之要。办公室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中枢神经”,其运转效率和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局。书中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办公室工作繁杂琐碎,每一份文件的流转、每一次会议的组织、每一项后勤的保障,都考验着我们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学习第五卷,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办公室工作绝非“事务主义”,而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必须不断提升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查督办和服务保障的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部机关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精准运转,为一线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二、对照检视,深刻反思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面“理论镜子”为参照,对照“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要求,我深感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亟待改进和提升。
其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深度和实践温度有待提升。近年来,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25年上半年,我们评选出各级“XX好人”35名,新建或完善了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县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8.5万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超过1200场次。这些数字固然可喜,但冷静反思,也存在“以量代质”的隐忧。一是品牌挖掘不够深。“XX好人”等先进典型的宣传还多停留在事迹介绍层面,对其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和艺术化呈现不足,未能形成更广泛、更持久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实践活动不够“暖”。部分文明实践活动存在模式化、走过场现象,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活动设计缺乏创新,吸引力不强,未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建管用”一体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部分站点存在功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其二,文艺文化工作的精品意识和引领作用有待增强。我县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如“翰墨丹青颂华章”书画摄影作品展和“XX之春”群众文艺汇演等,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县里的“XX文艺奖”评选也提上了日程。但对照“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一要求,我们的差距依然明显。一是缺乏标志性的文艺精品。能够代表XX县文化高度、在XX市乃至XX省产生影响的“扛鼎之作”仍然阙如。我们的文艺创作多为“盆景”,少见“风景”,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文艺引领风尚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文艺创作满足于自我欣赏、浅吟低唱,未能紧扣时代脉搏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未能有效发挥文艺作品在凝聚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