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时时放不下”的认同
二、以“作风无小事”的责任感
三、要以“永远在路上”的使命感
作风建设,是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大会”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作风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放松止步。必须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作风无小事”的认同感、“永远在路上”的使命感,把作风建设的“思想发条”再拧一拧,“责任链条”再压一压,不断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大会胜利召开。
一、以“时时放不下”的认同,确保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直在传承质续。从土地革命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到改革开放后继续坚持“俭办一切事情”……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好传统,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依托,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保证。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可能有人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战争年代提出的口号,现在已经过时了,回顾历史,审视现实,我们应更加清醒,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我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应继承发扬革命前辈艰苦朴素、奋斗不息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奢侈萎一风,筑牢思想意识的围墙,谨防贪图享乐等不良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始终保持奋斗者的昂扬姿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坚持身入心到基层,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用心用情察民情,以百姓之心为心,认真倾听、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的所思所想所困所盼。要聚焦乡村振兴,把握好五年过渡期的“四个不摘”政策要求,严防“撤摊子”、“撂担子”,以优良作风探索适合各地情况和农民需要的乡村振兴路径,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加快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共建家园”行动,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以“作风无小事”的责任感,确保积微成著的道理不能忘
水滴石穿,不是力量大,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