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学习二十大精神之从“古文经典”引用读懂“治国理政”
在喜迎党的XX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海内外出版发行。翻开这部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
在文章、讲话中多次引用古文经典,体现总书记对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展示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党员干部不妨从古文经典视角进行研读,在学深悟透中涵养对党忠诚、赓续为民情怀、发扬斗争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跑好自己这一棒。
从“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中领悟忠诚之道。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别通篇》,意思是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天下大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回望百年路,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还是岁月静好的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在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靠的是“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的忠诚信仰。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刻入骨髓、融入灵魂,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政治历练,以实际行动诠释入党时许下“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检验党性纯度的“经验交流”;强化党的理论学习,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带头人;增强文化自信,深挖“治国理政”富矿,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要始终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至理名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在乱云飞渡中永葆“最美”。
从“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中领悟为民之道。出自先秦时期《管子·版法解》,意思是与天下人同利的人,就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护;独占天下利益的人,天下人就会反对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