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菁菁语文”论坛上的发言:作文:教得幸福,写得愉快VIP免费

提纲:

一、学生不会审题

1.学生不会审题

2.习作没有素材

3.习作没有新意

二、学生的语言表达单一

三、习作内容逻辑混乱

四、学生习作流水账怎么避免

1.学生习作流水账怎么避免

2.题目、开头、结尾缺乏创意

五、如何指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

1.如何指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

2.如何让文章主旨得以升华?

1.总结点题式

2.升华主题式

1.抒发感慨式

2.引用名言式

1.反问呼告式

2.留白悬念式

1.场景收束式

2.首尾呼应式

1.转折意外式

2.号召行动式

六、孩子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七、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

八、三分作文七分改

九、如何精准找课文中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十、怎么从生活中找写作题目?

十一、周校长可不可以分享能不能给每个年级一些习作单框架

在“菁菁语文”论坛上的发言:作文:教得幸福,写得愉快

上午,第二实验小学所在联盟校举行“菁菁语文”论坛语文集体教研活动。X校长、X主任邀我解答老师们提出的几个关于习作的问题。下面是我的解答。

一、学生不会审题,学生习作没素材,不知道写什么,习作没有新意。怎么办?

答:这其实是三个问题。

1.学生不会审题,可能的原因包括:基础不好,看不懂;学习马虎,没认真看;要求不明,产生歧义;学生习惯于依靠作文选,尚未养成自己动脑习作的习惯等等。建议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2.习作没有素材,不知道写什么。建议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注意,是留心观察,而不是细致观察。比如,经常让学生写有关身边人、事、物、景的练笔,注意,是写实,不是臆想。比如,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然后习作。昨天,我刚刚结束连续七次的校园观鸟。我每天带8个学生,七点到校,在校园里看鸟影,听鸟声,持续时间50分钟左右,晚上写一则练笔。2021年,我让学生在校园里找一种喜欢的植物,持续观察一年,把观察所得写成练笔。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二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我近年来采取的是自由阅读、无打扰阅读的方式。主要做法是不打卡,不做笔记,不做导读单,不做摘抄,不搞整节课的阅读分享,做到:给足读书时间(早读、晚上)、短时书籍介绍、推荐学生正在阅读的书籍、制定约束制度并严格执行(家长评价、即时评价)。读书多了,自然会学习表达方法,也会将所吸收的知识作为作文素材。

三是教师的教要走向正轨。让学生写真情实感,不让学生依赖作文选。我是坚决制止学生参考作文选的,更不让学生去抄和背。如果允许甚至要求学生读、背、抄作文选,习作教学的一切研究就会全部沦为空谈,甚至可以说是谬论。这一点,我们第二实验小学,再追溯到实验小学时期,一直在倡导,在坚持。希望能够传承。

3.习作没有新意。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用本班学生习作做例子让学生明白写出新意,读者才会喜欢,即,要有读者意识。

二是学生写前,做出适当限制。比如,写妈妈,要求不能写考试没有考好,妈妈不会批评“我”;雨天接“我”放学,把伞偏向“我”这边,妈妈半边身子淋雨;“我”生病了,妈妈如何照顾“我”;妈妈如何早起晚睡做家务等。再比如,仿照《牛郎织女》一课中的一段话写带有分号的排比句(见公众号1022日《让思维由浅入深》),要求学生尽量不用“喜欢”一词。这样一限制,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就会写出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内容,前者如妈妈是个手机迷、妈妈是个购物迷、妈妈是个美容迷、妈妈是个健体迷……后者如“可爱”“爱吃”“想种”……

二、学生的语言表达单一,作文中运用的仍是基础词汇,缺乏文采。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厘清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习作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是培养学生能够文从字顺地表情达意;现在练习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文采”一词。因此,文采也不能成为我们习作教学努力的目标。

其次,有些学生写得作文较有文采,往往不是我们教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别的学生学不来的。

再者,我发现不少习作,为了追求所谓的文采,文字华而不实,油油腻腻,让人不适。一些成人的小文也走向了这种歧路。

最后,我反对刻意追求文采,但我主张把文章写生动,写形象。这个是要教的,是可以教的。而且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点,是始终如一的重点。这要靠教师长期进行科学训练。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跟着课本学习。很多课文后面和语文园地中都有关于习作方法的训练,我们要有意识地使用。但这还不够。我们要从单纯教语文基础知识中走出来,要从把语文上成思想道德课中走出来,每课都要教写法,都要教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开发每一课课文在写作方面的资源。谢婷婷主任已经有这方面的计划,我们可以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

三、习作内容逻辑混乱,怎样指导学生把每一段的内容写明白,让段与段的逻辑合理?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从字顺是小学生习作最基本的要求。我印象中,2019年之后,我似乎极少见到我们班学生的作文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出现。我想,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的学生读得多,整天跑在语言文字里,就自然而然有了语感。

二是我的学生写得多,2019年至2021年的那班的学生在2019年秋季学期,几乎每天都写练笔;2021年秋季学期教的那个班,学生大量写练笔和作文,学生耿溪四年级写了一年,出了一本书。

三是可能我有幸没有遇到更多的写得混乱的学生。但我教的每个班也总有那么两三个甚至三五个在习作方面始终不开窍的学生。面对他们,起初我还有点儿纠结。后来明白了几点:我们老师不是神仙,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教会;我可以教会大部分学生写作文,但不会教得每个学生都写好作文;习作教学的任务是尽量缩短后面的学生与写得最优秀的学生的差距,而不是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四、学生习作流水账怎么避免,题目、开头、结尾缺乏创意。怎么办?

这是两个问题。

1.学生习作流水账怎么避免。

二三年级学生写流水账很正常。四五年级就不应该写成流水账了。我们五三班学生刚刚写的观鸟练笔,没有一个是流水账的。所以,不要打击学生写成流水账,文从字顺地写了一篇流水账,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写清楚了,一定要认可甚至表扬鼓励。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流水账,又怎样教学生把流水账的作文改写成重点突出、生动形象的作文,助写单就是一个好的凭借。如:关于淘宝节的作文,关于旅游和参观的作文,关于某个活动的作文,关于写某件事的作文,都是容易写成流水账的。我们就可以给他一个开头,给他一个结构。

2.题目、开头、结尾缺乏创意。

一是建议改变习作教学策略,由写前指导变为先写后教。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具体到每个班,50多个学生的潜力加起来更是无限的。先写后教,你会发现学生习作中可供利用的宝贵资源,那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例子。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能够写出由新意的题目、开头、结尾,难道我不能吗?要让更多学生在心底悄悄产生这样的自我效能感。

二是建议做好对教材的研究和利用。如何拟题、开头、结尾?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梳理,去探究。要有大语文、大概念、大单元意识。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看某一册全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另外,还是限制一点。要求学生摈弃套路式的开头和结尾。有些老师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开头、结尾是好的,误把假大空、唱高调的当作优秀的,乱指挥的话是很不利的。

五、如何指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如何让文章主旨得以升华?

1.如何指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刚才说过,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是普通中小学乃至高中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头脑里必须有这个回路。

如何指导学生一步步写具体?

长期坚持写练笔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练笔不同于作文,因为它可以自由选材,所以可以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因为有感而发,所以可以解决习作兴趣的问题;因为不要求格式和字数,所以可以解决习作压力的问题;因为长期坚持,所以可以促进学生慢慢找到习作技巧和门道。

科学的指导是另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抓住教材中总分结构的段落让学生仿写。二是抓住学生练笔和作文中写得具体的段落加以分析,让学生从感性上学习方法。三是个别指导。教师要善于捕捉某个学生某次写作中可以用来指导他把某一句概括性叙述的句子改写成描述性叙述的段落。往往一两次就能见效,你可以一试。

2.如何让文章主旨得以升华?

文章总要有个结尾。但怎样的结尾才是好的?是不是每篇文章写到最后都要来一个所谓的“主题升华”?答案是否定的。

让我们还是来看课本。我们工作室老师们曾经梳理过小学六年12册课文的全部结尾。先看几个例子: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二上《小蝌蚪找妈妈》)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三上《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四上《麻雀》)

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五上《小岛》)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六上《灯光》)

这几个例子足以说明,文章的结尾并非都要升华主题。那么,常见的结尾方式又有哪些呢?Deepseek是这样回答的:

总结升华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菁菁语文”论坛上的发言:作文:教得幸福,写得愉快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