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站位
二、聚焦重点
(一)全力以赴抓好秋粮抢收
(二)精心组织推进科学秋种
(三)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生产
三、强化领导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
(二)要强化协同配合
在XX镇2025年“三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三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动员全镇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三秋”生产工作。刚才,镇农业农村部门的同志已经就“三秋”工作的总体安排、农机烘干服务、农业安全生产、撂荒地复耕以及涉农补贴申报等具体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和说明,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研究意见,我再强调三点。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打赢“三秋”攻坚战的极端重要性
“三秋”生产,承接着秋粮丰收的句点,开启着来年夏粮丰收的序言,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收官之战,更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一环。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艰巨。
首先,这是践行“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政治要求。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三秋”生产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我们全年的粮食产量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大局。今年以来,我镇农业生产总体形势良好,夏粮再获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秋粮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将“三秋”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误农时、不弃寸土,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以XX镇一域之丰收为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大局贡献力量。
其次,这是应对复杂形势、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现实需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的“三秋”工作面临着不同于往年的严峻挑战。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镇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这将给秋粮的收获、晾晒和存储带来极大困难。同时,秋收、秋种、秋管“三秋”并进,时间紧、任务重、劳力缺、标准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丰产”不能“丰收”,甚至影响到明年的夏粮生产基础。我们必须丢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预案做得更周全一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天气抗争,牢牢把握“三秋”生产的主动权,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确保冬小麦适期播种。
最后,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内在要求。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粮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抓好“三秋”生产,不仅是完成生产任务,更是兑现对农民群众的承诺。我们要通过高效的组织、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产后损失,确保丰收的粮食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特别是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我们必须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政策的红利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基于以上认识,今年我镇“三秋”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一个确保、两个提升”展开。即:确保全镇4.5万亩秋粮作物颗粒归仓,力争总产量达到2.2万吨以上,实现“减损就是增产”;提升秋种质量,完成冬小麦播种面积4.6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小麦占比超过85%;提升耕地利用效率,全面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时间节点上,我们要力争在11月中旬全面完成秋粮抢收工作,11月下旬基本完成冬小麦播种任务,12月底前全面完成秸秆还田和土地深翻整理工作。
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高质高效完成“三秋”生产各项硬任务
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既定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扎实推进“三秋”各项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秋粮抢收,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秋粮抢收是“三秋”工作的当务之急。各村、各部门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科学调度,精准服务,坚决打赢秋收扫尾战。
一要强化机械调度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农机就是我们“三秋”战场上的“粮草”和“兵马”。农业服务中心要立即对全镇的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镇可投入“三秋”生产的农业机械超过500台(套)。要建立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公布服务队名单和24小时联系热线,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天气和跨区作业需求。要主动与周边乡镇对接,建立跨区作业协调机制,引导外地农机有序进入我镇作业,补充运力不足。同时,要协调供油、维修等单位,开设“三秋”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确保农机作业“歇人不歇机”。
二要破解“烘干晾晒”难题。今年秋收面临的最大变数就是天氣。我们必须把粮食烘干和晾晒作为减损增收的头等大事来抓。农业服务中心要立即将前期摸排确定的全镇15个粮食烘干服务点的地址、联系方式、日烘干能力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方式广而告之,引导农户就近烘干。要督促各烘干点全面检修设备,配足操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烘干能力。同时,要广开“晒”路,动员各村、各单位开放文化广场、学校操场、闲置厂房、村组道路等公共空间和硬化场地,作为临时性、应急性晾晒场所,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绝不允许出现粮食因无处晾晒而霉烂变质的现象发生。
三要突出科学减损增效。要广泛宣传“精细收获就是增产”的理念。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机手根据玉米的成熟度、含水率等情况,科学调整收割机具的作业参数,降低破碎率和落粒损失。要大力推广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减少收获环节,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镇农业部门要组织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力争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