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指引共同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VIP免费


指引共同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人类前途命运的崇高境界和世界眼光。今年7月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录的79篇著作中,有多篇论及这些主题,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和历史担当,为凝聚各国共识、共同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这里试着从以下5个方面来深刻体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指引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贡献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工业文明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沉重后果。全球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粗暴掠夺,对废弃物的无序排放、缺乏监管。其深层次的思想根源则是主张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

中华文明历来尊重自然、倡导天人合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立足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既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又传承和发展了以天人合一为鲜明标志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多边场合阐释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中国智慧运用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录了多篇相关著作。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努力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在《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中,习近平主席指出:“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较于国际社会普遍了解和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天人合一理念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这一理念既承载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思想,也蕴含着儒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为贵”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理念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新时代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应用于全球环境治理,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擘画清洁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景

面对复杂多变且日益加剧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努力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中提出:“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出发,提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擘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新愿景,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作出了中国贡献。

从理论发展脉络看,“清洁美丽世界”中的“清洁”源自“清洁生产”的理念。当人们在苦思如何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的时候,1992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巴西会议为人们带来了一剂良药,提出了实现有利于环境良性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旨在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料,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026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以“绿色浙江”破题浙江生态省建设,将实施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清洁能源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进一步丰富了清洁的理论内涵。

美丽世界则是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理论延伸。20171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其中生态建设方面就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将清洁和美丽结合起来,深刻揭示了两者的紧密关系。清洁是美丽的重要前提,只有运用清洁能源、开展清洁生产,才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基本条件;美丽是清洁的方向目标,利用清洁能源、开展清洁生产不是出于单纯的经济考量,而是着眼于使生态系统由社会再生产的外部约束跃升为内在动力,更好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习近平主席于许多重要国际场合深入阐释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主张,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拓展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发展共识。然而,人类社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的过程却充满曲折。工业革命以其科学技术上的革新,一度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技术进步也带来了人类贪欲的膨胀和对自然掠夺的加剧。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0世纪多起环境公害事件在西方国家集中爆发,表明单纯想要征服自然,最终难逃自然界的报复。

人类反思的结果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发展模式,但它们在以绿色低碳技术改善自身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通过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体系等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环境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党课讲稿:指引共同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