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发展回顾
(一)取得成绩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校园文化品牌形象有效构建
3.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持续推进
4.校园文化景观品质得到提升
5、体育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节、社团巡礼月等文化艺术活动
(二)存在不足
二、指导思想
三、建设目标
四、基本思路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1.以制度文化为保障
2.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
3.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
4.以形象文化为展示
五、主要任务
(一)以精神文化提升工程筑牢思想之基
1.深化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
2.弘扬陕师院精神
3.开展文明校园创建
(二)以先进制度文化夯实治校之基
1.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2.健全完善各方面规章制度
3.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
(三)以优美环境文化锻造内涵提升
1.加强文化景观建设与改造
2.加强重点建筑和文化设施建设
3.加强楼宇文化建设
4.加强生活园区文化建设
(四)以高尚的行为文化强化奋斗意识
1.弘扬师德风尚
2.浓郁“厚德博学、知行统一、学高身正、勤学善思”的“一训三风”
3.建设书香校园
(五)以良好的品牌形象文化提升艺术修养
1.加强文化标识建设
2.打造文化品牌项目
3.繁荣校园文艺体育活动
4.加强学校文化传播
(六)以丰富的网络文化传递师院正能量
1.打造校园网络媒体新矩阵
2.优化学校主页、新闻网、招生网等网络服务平台
3.建立和完善学校舆情监测信息系统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经费保障
(三)人员保障
学院“十五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文化形态。大学文化建设积淀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价值,承载着学校的办学初心使命,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根据《x师范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发展回顾
(一)取得成绩
“十四五”时期,学校坚持文化铸校战略,秉承厚德博学校训,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以校为家,校荣我荣,奋发有为推进学校发展。
2.校园文化品牌形象有效构建。加强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进一步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精神、“一训三风”,创作完成了校歌的谱写传唱,拍摄制作完成学校宣传片,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和社会美誉度。
3.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持续推进。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组织规则和各类办事程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治理规章制度体系。
4.校园文化景观品质得到提升。建成了崇德水景广场、校史馆、学前教育展览馆,扩建了图书馆、体育场,完成了校园道路和楼宇重新命名,新建了行知园、桃李园等园地,设立了师范生誓词等,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初显成效。
5、体育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节、社团巡礼月等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互联网+”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育,连续举办元旦晚会,开设教职工室内体育活动场所,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二)存在不足
“十四五”时期,学校大学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氛围日益浓厚。与此同时,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需求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校园文化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文化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文化在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本科师范院校中的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满足广大师生高层次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优化立德树人育人环境,自觉把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努力建设格调高雅、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陕师院文化,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本科师范院校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三、建设目标
“十五五”期间,初步形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校园文化体制机制基本健全,以办学精神、校训校风、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办学特色等为文化内核的陕师院文化品格进一步弘扬,引领凝聚作用更加突出。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立身传道、知行统一、爱校荣校、乐幼爱教的文化生态更加凸显。文化环境及其内涵品味优化提升,文化载体和文化建设成果更加优质丰富,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传播更为广泛,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显提升。
四、基本思路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大力弘扬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凝炼建校以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理念,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精神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
1.以制度文化为保障,推进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学校各项制度高效、有力执行的良好局面。
2.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的功能和品位。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文化景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和品牌形象建设,全面提高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强学校文化环境管理,注重文化阵地建设。
3.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陕师院精神。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彰显优良校风。通过培育鲜明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引领师生践行陕师院精神。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4.以形象文化为展示,着重打造文化传承平台。通过加强文化景观建设、完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加强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打造特色学院学科文化、提升文化服务与支撑能力,加强学校形象文化建设,持续深入挖掘形象文化凝聚功能。
五、主要任务
(一)以精神文化提升工程筑牢思想之基
1.深化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持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好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把育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根据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引领。
2.弘扬陕师院精神。围绕办学定位、理念、特色等加强宣传,讲好师院故事,拓展师院精神呈现形式和展示平台。持续加强校史馆建设,强化校史整理与修订,完善展板和陈列物品,形成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发展历程、体现学校精神传承的成果。将校史纳入新生入学和教师入职教育,让师生知校史、懂校情,促进师院精神薪火相传。组织开展爱校荣校系列活动,规范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优秀表彰等重要典仪,丰富和完善校友参与学校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3.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把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教学环境、学习氛围、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争创全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
(二)以先进制度文化夯实治校之基
1.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健全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利运行规则。制定和完善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规程、议事规则和内部机构组织规范,实现管理运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工作流程,形成规范有序、无缝衔接、运转高效、协调统一的教育和管理服务机制。
2.健全完善各方面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加强制度创新。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废、改、立,着力实现学校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完善





